[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8036.4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7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光勤;童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维克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2/00 | 分类号: | F16J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螺纹 直管 冷热交换器 中间连接件 安装效率 压力容器 连接端 连接管 内螺纹 匹配 接管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螺纹连接 拼接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解决了由于U形管整体的相互限制,使得在安装的过程中U形管两端移动不便,使得整体的安装不方便,安装效率较慢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冷热交换器,所述冷热交换器包括若干U形管,U形管分为两端的直管部分、中间的U形部分和用于将U形部分与直管部分拼接的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包括连接管,连接管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开设有第一外螺纹,直管部分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开设有与第一外螺纹匹配的第一内螺纹,第二部分螺纹连接有拼接管,拼接管开设有第二外螺纹,U形部分两端均开设有与第二外螺纹匹配的第二内螺纹,达到了安装方便,有效提高安装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是指用于盛装气体或液体,且需要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天以及医疗等诸多领域,压力容器按照压力的等级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卧式压力压力容器是压力容器中较为常见,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压力容器内的流体或气体在使用时,往往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所以一般压力容器内都安装有冷热交换器。
常见的冷热交换器为管壳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挡板(折流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传热管束为若干不同规格的U形管,穿过挡板固定在管板上。
在安装的过程中,U形管两端穿过挡板后插入固定在管板上,由于U形管整体的相互限制,使得在安装的过程中U形管两端移动不便,使得整体的安装不方便,安装效率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容器,达到安装方便,有效提高安装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压力容器,包括冷热交换器,所述冷热交换器包括若干U形管,所述U形管分为两端的直管部分、中间的U形部分和用于将所述U形部分与所述直管部分拼接的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中空的连接管和设于所述连接管正中间的拧紧部,以所述拧紧部为分界,所述连接管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开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直管部分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部分螺纹连接有拼接管,所述拼接管朝向所述拧紧部端设有固定环,所述拼接管开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U形部分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匹配的第二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冷热交换器时,先将直管部分插入至固定在管板上,将连接管的第一部分旋入直管部分的连接端,将U形部分两端分别与两端的直管部分端部对齐,旋转拼接管使得拼接管旋入至U形部分端部内,实现U形管的拼装,相比于U形管整体插入至固定在管板上,达到了安装方便,有效提高安装效率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均为圆锥管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锥管螺纹在相互配合时自身具有密封性,在不使用填料而依靠螺纹牙就可以保证连接的密封性,或者安装时在螺纹上缠绕生料带进一步保证密封性即可。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均为圆柱管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管螺纹制造更简便,相对成本更低。
优选的,所述拧紧部和所述固定环相互背离的侧面均设有密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环的设置,用于加强拼装之后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端和所述U形部分的两端均开设有光滑的导向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维克低温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维克低温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80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