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碳铜复合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8326.9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7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威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科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2 | 代理人: | 万永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碳 复合散热装置 导热层 吸热层 本实用新型 散热片层 铜基座 电子设备 散热技术 散热效果 依次设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碳铜复合散热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纳米碳散热片层、吸热层、导热层、铜基座,所述纳米碳散热片层位于吸热层上部,所述吸热层位于导热层上部,所述导热层位于铜基座上部。本实用新型的纳米碳铜复合散热装置具有散热效果优良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碳铜复合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热量的传导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分别为对流、传导及辐射,其中对流是指热能透过一液体或气体的传递介质进行循环流动,使得热能由高温的地方往低温的地方移动,最终达到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热传导是发生于固体传递介质的间的热流动,是由组成固体的一个分子将热能向另一个分子传递震动能的结果;而热辐射则是将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动的型态传送。
目前大多数进行散热或导热的方式,大多以对流和传导为主,而这两种热导方式的传导效率十分容易受到传递介质(即液体、气体或固体)材料及特性所影响,因此,近来有许多学者是针对该传递介质进行相关的开发研究。
对目前市面上许多高效率运转的电子产品而言,散热效率对于其使用寿命来讲是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现有的散热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发热元件的散热速率,但是还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纳米碳铜复合散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碳铜复合散热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纳米碳散热片层、吸热层、导热层、铜基座,所述纳米碳散热片层位于吸热层上部,所述吸热层位于导热层上部,所述导热层位于铜基座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碳散热片层包括若干个散热片,散热片上细下粗。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的顶部宽度为2~3mm,底部宽度为3~4mm。
进一步地,所述吸热层为相变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吸热层的厚度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为软性硅胶导热绝缘垫。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为石墨或碳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0.5~1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层将热量传导至纳米碳散热片层,纳米碳散热片层通过自身材质的光热转换特性,将导热层传导来的热量转换为红外线射频辐射出去,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散热性。
2、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纳米碳散热片层的散热片的形状,设计成上细下粗,增加散热面积,散热效果优良。
3、导热层若采用软性硅胶导热绝缘垫,在软性硅胶导热绝缘垫承受的温度范围内,胶体不会因温度骤然变化而导致器件开裂,也不会出现环氧树脂碳化变黄现象,具有低应力、低热阻特性,散热效果良好。
4、吸热层可快速吸收电子器件发出的热量,使得电子器件的温度稳定在60℃以下,延长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可以广泛运用在机械产品、马达、电子产品、空调设备、灯具、散热器表面及汽车散热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碳铜复合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威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威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83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散热的交通信号机箱柜
- 下一篇:一种变频柜及其进风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