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指纹识别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0020.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8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韦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华锐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器 闸机 红外距离传感器 红外线发射器 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 指纹识别 大数据 红外线接收器 电子表 左侧壁 跨过 判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指纹识别闸机,包括左闸、右闸、指纹识别器、红外距离传感器和红外线发射器,左闸上方设置有电子表,左闸内设置有左闸叶,所述右闸内设置有右闸叶,指纹识别器和红外距离传感器设置在右闸叶的上方,指纹识别器上方设置有防护板,右闸左侧壁上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在闸机后侧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可以判定是否有人跨过闸机,同时还可以判断在闸叶展开后,行人是否已经通过闸机,在指纹识别器上方设置防护板,可保护指纹识别器,免受意外损坏,使用红外距离传感器作为防护板的开关,使用时更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机,具体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指纹识别闸机。
背景技术
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早期闸机用于地铁,作为自动检票系统中的主要设备,而现如今闸机已广泛应用到商场、小区、写字楼等场所,随着科技的发展,闸机使用的识别方式包括刷卡、证件扫描、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其识别速度快、成功率高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但是,使用刷卡、证件扫描、人脸识别等作为识别方式的闸机,会因为证件丢失或使用照片代替人脸识别,从而导致安全性能不高,而使用指纹识别的闸机没有设置指纹识别装置的保护机构,指纹识别装置易损坏,市面上的一些闸机功能单一,没有警报功能,当有不法分子闯入,跨过闸机时不能发出警报,而且该类闸机没有记录打卡功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指纹识别闸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指纹识别闸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指纹识别闸机,包括左闸、右闸、指纹识别器、红外距离传感器和红外线发射器,所述左闸上方设置有电子表,左闸内设置有左闸叶孔,所述左闸叶孔内设置有左闸叶,所述右闸设置在左闸的右侧;
所述右闸内设置有右闸叶,所述指纹识别器和红外距离传感器设置在右闸叶的上方,指纹识别器上方设置有防护板,所述右闸上方设置有提示喇叭,右闸左侧壁上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
所述左闸叶和右闸叶的顶端设置有闸叶转轴且通过闸叶销键固定连接,所述闸叶转轴上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啮合连接,主动轮上设置有闸叶电机,所述防护板设置在防护板轨道中,防护板左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防护板主动轮啮合连接,防护板主动轮通过防护板销键与防护板电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闸上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右闸上设置有指纹录入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闸上设置有警报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指纹识别器上方设置有滤光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限位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在闸机后侧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可以判定是否有人跨过闸机,闯入办公室,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有人闯入,同时还可以闸叶展开后,行人是否已经通过闸机,在指纹识别器上方设置防护板,可保护指纹识别器,免受意外损坏,使用红外距离传感器作为防护板的开关,同时本设备还能提供打卡功能,具打卡、管理人流出入和安全防护于一体,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指纹识别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指纹识别闸机中闸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华锐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华锐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0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