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末冶金压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2024.4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2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华;王元丰;彭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19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 阴模 避空凹槽 凸台 粉末冶金压制 本实用新型 入模口 上模 芯棒 模具 粉末冶金技术 模具损伤 生产进度 上端 压坯 装模 交货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压制模具,包括阴模,所述阴模的上方设有上模,所述阴模的下方设有下模,所述下模上端设有下模凸台,所述下模内设置芯棒,在所述阴模内,所述上模、下模和芯棒之间为压坯,在所述阴模的下入模口设置避空凹槽,所述避空凹槽的尺寸和位置与所述下模凸台相对应,所述阴模与下模配合时,所述避空凹槽避免下模凸台与阴模入模口首先接触。本实用新型避免了装模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模具损伤,保证了生产进度和交货及时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粉末冶金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技术将材料科学和金属成形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量大面广的高效、节材、节能的少、无切削新型加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家电产品、办公机械等主机产品中。
参见附图2、3,以叶片泵偏心环的粉末冶金压制模具为例,在现有技术阴模装配,阴模2与下模4大平面距离1mm时,下模凸台7已进入阴模内0.75mm,即下模凸台7最先进入阴模2模腔,装配时是以下模凸台7为导向段,下模凸台7容易被碰伤。
由于阴模重量超过30公斤,下模与阴模的配合间隙单边只有约0.02mm且型腔为异形结构,下模在阴模下方目视时对准不便,所以要将阴模准确套到下模外比较困难。且下模凸台边缘较锋利,一旦没装正阴模自重就会将凸台边缘压坏。一旦凸台边缘压坏,产品对应位置就会产生很大的毛刺不能使用,需要重新修模。而频繁地修模会产生大量的修模成本和大量的时间成本,且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交期,不符合汽车行业现行的“准时化”(JIT,just in time)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粉末冶金压制模具,有效避免装模过程造成的模具损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末冶金压制模具,包括阴模,其特征是,所述阴模的上方设有上模,所述阴模的下方设有下模,所述下模上端设有下模凸台,所述下模内设置芯棒,在所述阴模内,所述上模、下模和芯棒之间为压坯,在所述阴模的下入模口设置避空凹槽,所述避空凹槽的尺寸和位置与所述下模凸台相对应,所述阴模与下模配合时,所述避空凹槽避免下模凸台与阴模入模口首先接触。
进一步,所述避空凹槽的深度小于等于3mm。
进一步,所述避空凹槽的宽度小于等于2mm。
进一步,所述压坯为叶片泵偏心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阴模下入模口增加避空凹槽设计,当下模进入阴模1mm时下模凸台与阴模仍有0.25mm间隙,避免了装模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模具损伤,保证了生产进度和交货及时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制模装配示意图;
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阴模装配时装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中C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阴模装配时装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附图4中D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6为阴模装配时装模结构3D示意图;
附图7为阴模避空细节图;
附图8为下模凸台细节图。
附图中的编号分别为:
1. 上模; 2. 阴模;
3. 成形压坯; 4. 下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2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套砂芯嵌件顶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径向圆柱磁体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