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麦排盘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3977.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4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薛博勋;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9/08 | 分类号: | A21C9/08;A21C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子 开合 烧麦 环形轨道 成型模具 排盘组件 下端 输送带 挤压变形 夹持装置 外观完整 拾取 成型 合格率 | ||
一种烧麦排盘组件,包括成型模具的第一环形轨道、第二环形轨道,所述第一环形轨道上设置有与成型模具相对应的第一开合杯子,所述第一开合杯子安装在成型模具的下端,所述第二环形轨道上设置有与第一开合杯子相对应的第二开合杯子,所述第二开合杯子设置在第一开合杯子的下端。通过第一开合杯子和第二开合杯子两次将成型后的烧麦输送到输送带上,防止烧麦因为拾取而被夹持装置挤压变形或损坏,保护烧麦的外观完整,提高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麦排盘组件。
背景技术
烧麦(Steamed Pork Dumplings),著名汉族小吃。又称烧卖、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在中国土生土长,历史相当悠久。在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北京等地则将它称为烧麦。 手工制作出来的烧麦口感好,外观漂亮,但是成型效率低,劳动量大,而且随着用人成本的增加,手工制作烧麦的成本大大增加。
为了克服手工制作烧麦存在的缺陷,市面上出现了用于生产烧麦的机器,例如。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4916299U,申请日为2015年09月06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饺子包装的自动排盘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 有第一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置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的机架上还安 装有取盘装置与托盘传送带,所述托盘传送带置于第一传送带的侧面,并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一致,所述取盘装 置的取盘输出口与托盘传送带的初始放盘位置相对应;用于由取盘装置将托盘输出至托盘传送带上,进而由抓取装置将第一传送带上的食品抓取至托盘传送带上的托盘中。
上述专利通第一传送带与托盘传送带朝同一方向输送食品与包装的托盘,并由它们上方的抓取装置连续的将第一传送带上的食品抓取并放置在托盘传送带上的托盘中,且抓取装置在抓取的过程中通过抓手部件同步转向的方式使放置在托盘中食品的方向与其在第一传送带上的方向相一致,完全由机械自动完成,作业效率较高。但是成型后的烧麦很软,采用抓取装置来拾取烧麦,容易将烧麦挤压变形,甚至损坏,严重影响烧麦的外观,产品合格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烧麦成型装置,能够保证烧麦在拾取过程中的完整性,不会对烧麦的外观造成改变或者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烧麦排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模具的第一环形轨道、第二环形轨道,所述第一环形轨道上设置有与成型模具相对应的第一开合杯子,所述第一开合杯子安装在成型模具的下端,所述第二环形轨道上设置有与第一开合杯子相对应的第二开合杯子,所述第二开合杯子设置在第一开合杯子的下端。
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可环绕在第一环形轨道上运动的接皮板,所述接皮板上设置有成型凹槽,所述成型凹槽内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底部设置有可将通孔遮挡和露出的托板,所述托板包括有可绕旋转轴转动的左板和右板,所述左板和右板的旋转可封闭或打开通孔的底部。
所述第一开合杯子包括接料板,所述接料板上设置有与落料工位相对应的接接料孔,所述接料板的底面设置有水平活动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接料孔相对应的漏孔。
所述接料板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滚轴,所述挡板放置在滚轴上,所述挡板的端头设置有长齿条,所述挡板的端头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长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接料孔为锥形结构,且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
所述第一开合杯子与第二开合杯子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39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