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3D打印设备的加砂发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5178.9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8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曹正文;林卫国;孙佳东;张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41 | 分类号: | B29C64/141;B29C64/314;B29C64/329;B29C67/24;B33Y40/00;B29K10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口阀 进料斗 罐体 出口流道 出料装置 搅拌电机 气缸 本实用新型 打印设备 发送装置 进口阀 连接板 发送 加砂 柱塞 进气口 催化剂进口 罐体顶端 滑动连接 搅拌叶片 较小空间 清洁功能 柱塞连接 三通阀 转轴 自带 加压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设备的加砂发送装置,包括罐体、搅拌电机、进料斗和出料装置,所述的罐体上方设有若干个进料斗,进料斗下方设有进口阀,所述的进口阀与进料斗连接;罐体顶端设有进气口和催化剂进口;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装置,所述的搅拌电机安装在罐体的一侧,搅拌电机通过转轴与罐体内的搅拌叶片连接;所述的出料装置包括出口阀、柱塞、气缸和连接板,所述的出口阀为三通阀,出口阀内设有出口流道,气缸设置在出口阀的左右两端,气缸通过连接板与柱塞连接,柱塞设置在出口流道内,与出口流道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压发送的方式把混合好的物料发送出去,能在较小空间体积内实现高效发送,而且自带清洁功能,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设备的加砂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又称为“快速成型技术”,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种综合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激光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的先进制造技术。
现今3D砂模打印机喷头喷射的是树脂,被粘接物为砂子,其中,砂子里拌有催化剂。喷到砂面上的树脂,遇到催化剂后迅速固化,将砂子粘接,得到需要的固体零件。此工艺过程在打印前,砂子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与催化剂的混合、输送等。砂子在未拌入催化剂前流动性较好,而混入后,流动性降低,甚至呈现结块现象。要能快速正常的实现打印工作,务必要解决混砂与输送的问题。
现有的技术中,常规方法为先搅拌,之后再采用螺杆等方式输送,这种方式占用体积大、效率低、砂子会有结块产生,不利于打印的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砂子或类似砂子的材料与催化剂搅拌并加压发送为一体的3D打印设备的加砂装置。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3D打印设备的加砂发送装置,一种用于3D打印设备的加砂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罐体、搅拌电机、进料斗和出料装置,所述的罐体上方设有若干个进料斗,进料斗下方设有进口阀,所述的进口阀与进料斗连接;罐体顶端设有进气口和催化剂进口;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装置,所述的搅拌电机安装在罐体的一侧,搅拌电机通过转轴与罐体内的搅拌叶片连接;所述的出料装置包括出口阀、柱塞、气缸和连接板,所述的出口阀为三通阀,出口阀内设有出口流道,气缸设置在出口阀的左右两端,气缸通过连接板与柱塞连接,柱塞设置在出口流道内,与出口流道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进料斗设有两个,进料斗对称设置在进气口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的罐体下方设有底座,罐体安装在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的罐体与进料斗、出料装置和底座的连接处密封处理。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砂子、催化剂的搅拌与输送整合到一起,简化结构、缩小结构体积。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压发送的方式把混合好的物料发送出去,能在较小空间体积内实现高效发送,且罐体内部不残留砂子。
3、本实用新型出口的阀门为柱塞阀结构,简化了出口结构。
4、出口的砂子为已经预处理完的砂子与气体混合体,能通过软管与主机连接,可以缩减主机高度尺寸,使得布置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3D打印设备的加砂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料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51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嘴保护隔离结构
- 下一篇:直印机的印花部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