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椎结构及涵道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5619.5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8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豪;赵磊;李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4 | 分类号: | F04D29/54;F04D29/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曹丽 |
地址: | 51806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府路(以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椎 中心体 静子叶片 本实用新型 飞行设备 涵道风扇 内部设置 导线槽 走线 电机 飞行器技术领域 小型飞行器 导线通孔 电机散热 外部设置 一端设置 有效解决 锥形结构 静叶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尾椎结构及涵道风扇,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小型飞行设备难以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安排电机走线以及设置在尾椎结构上的静叶片体积重量偏大,对小型飞行器不适用等技术问题,其结构包括尾椎本体,尾椎本体包括中心体,中心体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结构,中心体的外部设置有静子叶片,至少有一个静子叶片的内部设置有导线槽,中心体与内部设置有导线槽的静子叶片的连接处开设导线通孔。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小型飞行设备难以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安排电机走线以及电机散热等技术问题,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上的尾椎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尾椎结构及涵道风扇,尤其适用于无人机。
背景技术
涵道风扇是飞行器重要的动力系统,其性能取决于涵道风扇的各个部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配合。静子叶片和尾椎是涵道风扇内部结构和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动叶流出的气流进行整流,减弱二次流、支撑涵道结构、进行电机安装等。静子叶片和尾椎目前大量运用于民用或军用涡轮风扇或涵道风扇。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目前投入使用的涵道风扇或涡轮风扇静子叶片大多体积重量偏大,不适用于当前所设计的小型飞行器;
2、航模用静叶设计效率偏低、不能有效整理动叶出口气流、减轻二次流等;
3、难以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安排电机走线;
4、难以保证紧凑和稳定结构的同时确保电机在尾椎内的散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椎结构,该尾椎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便于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安排电机走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尾椎结构,包括尾椎本体,尾椎本体包括中心体,中心体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结构,中心体的外部设置有静子叶片,至少有一个静子叶片的内部设置有导线槽,中心体与内部设置有导线槽的静子叶片的连接处开设导线通孔。
中心体的外部设置有静子叶片,静子叶片中至少有一个静子叶片的内部设置有导线槽,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安排电机走线,而且有利于减轻静子叶片的重量,尾椎结构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适合用于小型飞行设备。
进一步的,中心体与静子叶片一体成型。
便于加工,且可以保证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锥形结构上设置有引气孔。
进一步的,每个引气孔的中心到椎形结构顶部的距离为椎形结构高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此结构设计能最小程度的减小对后流场的影响,尾椎本体上的引气孔能够对尾椎后气流进行轴流方向的加速,相当于能量的补充,能够在减小气流分离可能性的同时,优化椎体后流场。
进一步的,尾椎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固定盘,电机固定盘上设置有引气孔。
通过设置引气孔有利于电机在尾椎本体内部的散热。
进一步的,静子叶片的翼弦和锥形结构的对称中心线的夹角为3°-5°。
静子叶片的翼弦和锥形结构的对称中心线的夹角的角度确定是根据上游转动叶片出口来流的速度以及方向所确定的,以此使气流的旋转分量尽可能恢复至轴向流动,从而减小气动损失,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锥形结构的半锥角为30°-35°。
锥形结构的半锥角的确定是根据静子叶片的出口气流速度、方向以及锥形结构后部压力分布来确定的,因此能够最小化气流分离的可能,达到椎体后流场的整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顺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56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化床常温风机
- 下一篇:一种包含延长杆的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