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部经络内科推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0046.5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8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娟;彭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娟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3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264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轮 动轮 销轴 可转动连接 背部经络 同轴连接 推拿装置 出液管 多棱辊 连接板 中心孔 侧板 内科 穿过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非中心处 外壳表面 主动齿轮 两侧板 两侧壁 轴转动 侧壁 辊轴 空腔 通孔 暴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部经络内科推拿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外壳前端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侧板,多棱辊安装在两侧板之间;外壳内有空腔,空腔前端设有出液管,出液管穿过侧板暴露于外壳表面,多棱辊两侧的辊轴分别穿过侧板上的通孔与第一传动轮的中心孔同轴连接,外壳的两侧的侧壁上分别与第二传动轮的中心孔通过轴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的非中心处设有一销轴,第一传动轮上的销轴与连接板的一端为可转动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轮上的销轴为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主动齿轮同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病外治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内科疾病背部腧穴推拿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内科推拿,指的是通过刺激背部经络腧穴达到治疗内科疾病的方法,例如背部出痧治疗上感,背部腧穴推拿治疗慢性咳喘等。现有的内科推拿工具匮乏,只有刮痧的时候使用刮痧板,经络推拿的时候完全手工操作,内科医生因为没有接触过推拿培训而不得不转到外科骨科针灸科进行推拿治疗。并且现有的刮痧板只能进行刮痧治疗,并不能进行背部腧穴推油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患者背部进行按摩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部经络内科推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多棱辊、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连接板、蜗轮、蜗杆、丝杠和活塞;所述的外壳前端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侧板,所述的侧板上设有一通孔,所述的多棱辊安装在两侧板之间;所述的外壳内有空腔,空腔前端设有出液管,所述的出液管穿过侧板暴露于外壳表面,所述的出液管有一阶梯型通孔,所述的阶梯型通孔的前端为大直径孔,后端为小直径孔,所述的大直径孔内设有一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与孔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环与压缩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压缩弹簧的后端与阀芯的前端连接,所述的阀芯的后端顶在大直径孔与小直径的孔肩处,阀芯的直径小于大直径孔的直径,大于小直径孔的直径;所述的多棱辊的表面有多条平行的辊棱,辊棱末端为平滑表面;所述的多棱辊两侧的辊轴分别穿过侧板上的通孔与第一传动轮的中心孔同轴连接,所述的外壳的两侧的侧壁上分别与第二传动轮的中心孔通过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的非中心处设有一销轴,所述的第一传动轮上的销轴与连接板的一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轮上的销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轮与主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外壳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通孔,所述的蜗杆安装在外壳的空腔内,所述的蜗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外壳侧壁上的通孔与从动齿轮的齿轮孔连接,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外壳的空腔内安装有支架板,所述的支架板上设有一通孔和一环形滑道,所述的蜗轮的一端设有一环形滑块,所述的环形滑块嵌在支架板的环形滑道中,所述的蜗轮的蜗轮孔与支架板上的通孔相对应,所述的蜗轮的蜗轮孔安装有丝杠螺母,所述的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的活塞嵌在外壳的空腔内,活塞的一端分别与丝杠和导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丝杠与丝杠螺母相配合,所述的外壳开口的一端设有一盖板,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一通孔和导向孔,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穿过盖板上的通孔,所述的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盖板上的导向孔。
上述的阀芯为球体。
上述的外壳的外侧套有一保护套,保护套与外壳的上下壁固定连接,保护套挡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外侧;保护套的两侧设有多条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刮痧板和背部腧穴按摩两种方式的切换,解决内病外治内科推拿的临床手法问题;
2、边按摩边涂抹推拿油,不会造成先倒油,油流动而污染衣物的弊病,同时也减轻了多棱辊对患者皮肤的摩擦刺激;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娟,未经林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0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摩椅机芯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按摩头及胸部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