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1787.5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1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徐钢春;徐跑;聂志娟;李全杰;华忠;王裕玉;杜富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耿超;王浩然 |
地址: | 2140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骨架 养鱼槽 基底 隔水板 槽壁 循环流水 养鱼水槽 流水 工程化 池塘 本实用新型 结构稳固 向上延伸 向下延伸 增氧装置 装卸方便 侧面 固定桩 走道 水体 稳固 建造 地域 覆盖 | ||
1.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槽包括基底龙骨架(1)、由基底龙骨架(1)的部分顶部向上延伸的多个槽壁龙骨架(3)和覆盖在所述基底龙骨架(1)剩余部分顶部以及槽壁龙骨架(3)顶部和侧面的隔水板(4),所述多个槽壁龙骨架(3)侧面的隔水板(4)和基底龙骨架(1)剩余部分顶部的隔水板(4)构成多个养鱼水槽(5),所述多个槽壁龙骨架(3)顶部的隔水板(4)构成走道(6),所述养鱼水槽(5)中设置有增氧装置(7),所述基底龙骨架(1)向下延伸有用于插入地底的若干固定桩(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水槽(5)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网体(8),按照远离第一网体(8)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网体(9)和第三网体(10);所述第一网体(8)垂直于所述养鱼水槽(5)的槽底,所述第二网体(9)和第三网体(1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网体(8)和所述第二网体(9)为金属网体,所述第三网体(10)为聚乙烯网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体(8)和所述第二网体(9)之间的区域可拆卸地设置有吸污泵(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装置(7)包括气泵(7-1)、气管(7-2)、增氧盘(7-3)和水流变向板(7-4);所述气泵(7-1)与气管(7-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管(7-2)的出气口与增氧盘(7-3)连通;所述水流变向板(7-4)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板且一边连接所述槽壁龙骨架(3)侧面的隔水板(4)或第一网体(8),另一边从槽壁龙骨架(3)侧面的隔水板(4)或第一网体(8)向下延伸,所述增氧盘(7-3)设置于所述水流变向板(7-4)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装置(7)中的增氧盘(7-3)为多个并依次平行于所述水流变向板(7-4)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盘(7-3)为切割式增氧盘;所述切割式增氧盘包括增氧盘输气本体(7-3-1)以及与增氧盘输气本体(7-3-1)流体连通的入气管(7-3-2),所述增氧盘输气本体(7-3-1)下表面流体连通地设置有多个输出气体的氧气切割柱(7-3-3),所述增氧盘输气本体(7-3-1)上表面流体连通地开设有多个冒气孔(7-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2)为镀锌钢管桩,所述隔水板(4)为不锈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槽,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固定桩(2)间的距离不大于1.0-1.5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2)插入地下的长度为5.0-6.0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6)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包括PVC弹性树脂垫,所述防滑垫底部设置有吸盘和漏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17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类养殖用可拆卸式投食台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人工智能水族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