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气体探测和自动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2426.2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9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荣;杨赟;佟轩;程长安;刘凯;景明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奚晓宁;杨陈庆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组 气体感应器 热失控 报警装置 收集罩 气体监测装置 气体收集箱 自动报警器 控制装置 气体管道 气体探测 收集装置 报警灯 阻火器 控制电子线路 易燃易爆气体 正极 本实用新型 气泵出气口 气泵进气口 仓库储存 充电过程 气体收集 实时监测 红色LED 蓝色LED 单片机 蜂鸣器 控制箱 气泵 电池 报警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气体探测和自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由收集装置、气体监测装置、控制装置和报警装置组成;
其中收集装置由收集罩、阻火器、气泵组成;收集罩安装在锂离子电池组的正极上方,收集罩通过气体管道与气泵进气口相连,气体管道内装有阻火器;
气体监测装置由气体收集箱、气体感应器、杜邦线组成;气泵出气口通过气体管道与气体收集箱相连,气体收集箱内装有气体感应器;
控制装置由控制箱、单片机、气体感应器、气体感应器接口和控制电子线路组成;气体感应器监测到收集来的气体成分或浓度信号经与气体感应器接口,通过传输线路将信号传至单片机中执行判断程序;
控制箱内装有控制电子线路板,控制电子线路板上装有电子控制元器件;
报警装置部分由蓝色LED报警灯、红色LED报警灯、蜂鸣器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气体探测和自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箱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装有电源开关、气体感应器接口、单片机、蓝色LED报警灯、红色LED报警灯和蜂鸣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气体探测和自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火器分别设置在气泵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端,能防止在收集气体的过程中,气体达到气体爆炸浓度,遇到火星发生火灾爆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气体探测和自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收集箱上装有监视窗,能通过监视窗监视气体收集箱内气体收集状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气体探测和自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控制电子线路由单片机U1、控制系统工作电路、传感器检测电路、LED显示电路、按键检测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组成;
控制系统工作电路包括单片机U1的第18脚、第19脚和第9脚、晶振Y51、电容C52、C53、CD21、电阻R21、R22、R23、发光二极D21、按键SReset;
传感器检测电路包括单片机U1的第1脚和第2脚、传感器UA2、UA3、电阻A52、A53、按键S1、S2;
LED显示电路包括单片机U1的第21脚和第25脚、发光二极管D1、D2;
按键检测电路包括单片机U1的第35脚和第39脚、电阻R50、R51;
蜂鸣器报警电路包括单片机U1的第10脚、电阻R82、三极管Q81、蜂鸣器Speaker;
单片机采用AT89C52型单片机,传感器采用TGS822TF型气体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气体探测和自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在控制电子线路中,单片机U1的第1脚和电阻RA2、传感器UA2的二脚连接,电阻RA2的另一端和电源、传感器UA2的三脚连接,传感器UA2的一脚接地;单片机U1的第2脚和电阻RA3、传感器UA3的二脚连接,电阻RA3的另一端和电源、传感器UA3的三脚连接,传感器UA3的一脚接地;单片机U1的第19脚和晶振Y51、电容C52连接,单片机U1的第18脚和晶振Y51另一端、电容C53连接,电容C52另一端和电容C53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1的第9脚和按键SReset连接,按键SReset的另一端和电阻R23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和电源、电容CD21、电阻R21连接,电容CD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2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D21连接,发光二极管D21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1的第39脚和按键S1连接,按键S1的另一端和电阻R52连接,单片机U1的第35脚和按键S2连接,按键S1的另一端和电阻R53连接,电阻R52和电阻R53的另一端接电源;单片机U1的第21脚和发光二极管D1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另一端和电阻R50连接,单片机U1的第25脚和发光二极管D2连接,按键S1的另一端和电阻R51连接,电阻R50和电阻R51的另一端接电源;单片机U1的第10脚和电阻R82连接,电阻R8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8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81的发射极接电源,三极管Q81的集电极接蜂鸣器Speaker的一脚,蜂鸣器Speaker的二脚接地;
单片机采用AT89C52型单片机,传感器采用TGS822TF型气体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24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