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防人为干扰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4253.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0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歆琰;李会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歆琰;李会来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G08B13/19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甄伊宁;王忠玮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头 微波雷达 追踪 感应开关模块 数据管理平台 自动监测站 单向通信 监控系统 人为干扰 安全防护技术 本实用新型 电子控制 双向通信 图像信息 信息告知 智能安全 待机 拍照 报警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防人为干扰监控系统,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其包括微波雷达、微波雷达感应开关模块、追踪摄像头和云数据管理平台,所述微波雷达与微波雷达感应开关模块单向通信,其将人员进入信息告知微波雷达感应开关模块;所述微波雷达感应开关模块与追踪摄像头单向通信,其控制追踪摄像头工作或者待机;所述追踪摄像头与云数据管理平台双向通信,追踪摄像头将图像信息发送给云数据管理平台,管理人员通过云数据管理平台控制追踪摄像头追踪旋转或拍照;其通过电子控制等技术,实现智能安全报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防人为干扰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自动站”,在站房内和站房外均安装有监控视频,现有技术的缺点主要有:
第一,自动站数量多且分散,管理维护工作量大,多有不便;正常情况下,监控设备不间断录像,资源浪费;非正常情况下,监测系统不能及时报警,管理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处理突发情况,安全防护效率低;
第二,自动站数量多且分散,环境多变且不同,个别区域在市电断电的情况下,就无法正常监控;
第三,不具备识别运维人员和非运维人员的功能,无法智能报警;
第四,不具备非运维人员进入后报警、抓拍功能;
第五,不具备云数据平台管理功能,无法统一管理;
第六,不具备推送至客户终端功能,当管理人员不在监控中心办公室时,无法实时处理突发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省控站监管责任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的紧急通知》即冀环测函[2017]1010号、<关于印发《防范和打击人为干扰空气站监测数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为有效防范、打击人为干扰,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防人为干扰监控系统,其通过电子控制等技术,实现智能安全报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微波雷达、微波雷达感应开关模块、追踪摄像头和云数据管理平台,所述微波雷达与微波雷达感应开关模块单向通信,其将人员进入信息告知微波雷达感应开关模块;所述微波雷达感应开关模块与追踪摄像头单向通信,其控制追踪摄像头工作或者待机;所述追踪摄像头与云数据管理平台双向通信,追踪摄像头将图像信息发送给云数据管理平台,管理人员通过云数据管理平台控制追踪摄像头旋转或拍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其还包括手持智能终端,所述手持智能终端通过互联网与云数据管理平台双向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其还包括身份识别装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与云数据管理平台双向通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微波雷达感应开关模块包括探测器控制收发模块和触发延时模块,所述微波雷达、探测器控制收发模块、触发延时模块、追踪摄像头依次有线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追踪摄像头与云数据管理平台有线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微波雷达为明装人体感应开关,其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于监测站房的四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其还包括UPS电源和变压整流模块,给微波雷达、微波雷达感应开关模块和追踪摄像头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歆琰;李会来,未经李歆琰;李会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4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