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镜检查活检标本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8060.X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0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星;池末珍;邱思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制冷片 主控芯片 放置盘 消化内镜检查 温度传感器 放置单元 活检标本 控制装置 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输入端连接 病理结果 放置区域 临床效果 竖向隔板 装置连接 活检钳 输出端 纵横交错 底面 样本 化验 损伤 标本 分割 | ||
一种消化内镜检查活检标本收集装置,它包括放置盘,放置盘内部放置区域通过纵横交错的竖向隔板被分割成至少2个放置单元,在放置盘底面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与控制装置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主控芯片,温度传感器与主控芯片的输入端连接,主控芯片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片连接,放置单元中设有样本放置瓶。本实用新型能解决在通过活检钳取得标本后,较长时间不能进行人工化验,对取得组织会带来一定损伤,导致病理结果不可靠,影响临床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内镜检查活检标本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活检钳是内镜检查取病理标本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活检钳的端部直接损伤黏膜以获取标本,获得的标本目前是人工采集之后拿去化验,但是人工化验常常不能立即进行,需要等待一些流程性的事务完成之后才能进行,这样对取得的组织实际上是有一定损伤,容易导致病理结果不可靠,进而影响临床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镜检查活检标本收集装置,它能解决在通过活检钳取得标本后,较长时间不能进行人工化验,对取得组织会带来一定损伤,导致病理结果不可靠,影响临床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内镜检查活检标本收集装置,它包括放置盘,放置盘内部放置区域通过纵横交错的竖向隔板被分割成至少2个放置单元,在放置盘底面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与控制装置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主控芯片,温度传感器与主控芯片的输入端连接,主控芯片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片连接,放置单元中设有样本放置瓶。
上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放置盒中,放置盒设置在放置盘内壁上,在放置盒上设有导线穿孔。
在样本放置瓶外侧贴有射频标签。
上述放置盘底层为夹层结构,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放置盘的夹层中,在放置盘底层的上层设有导线穿孔。
主控芯片通过导线与半导体制冷片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消化内镜检查活检标本收集装置,当取标本时,用活检钳钳瓣钳取的标本轻轻地刮在血管钳夹住的滤纸上,然后将标本置入样本放置瓶中,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有利于检查的快速进行;
同时,通过主控芯片、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的配合能持续给样本放置瓶底部供冷,使样本放置瓶保持一个较低的温度,这样能有效防止取得组织损伤;
采用在样本放置瓶外侧贴有射频标签的结构,通过射频读取仪能很容易的区分样本的类型、取样时间等信息,降低医护人员获取样本信息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盘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一种消化内镜检查活检标本收集装置,它包括放置盘1,放置盘1内部放置区域通过纵横交错的竖向隔板2被分割成至少2个放置单元3,在放置盘1底面设有半导体制冷片4,半导体制冷片4与控制装置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6和主控芯片7,温度传感器6与主控芯片7的输入端连接,主控芯片7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片4连接,放置单元3中设有样本放置瓶8。
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放置盒5中,放置盒5设置在放置盘1内壁上,在放置盒5上设有导线穿孔。
在样本放置瓶8外侧贴有射频标签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8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剖面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省力型的便携式土壤取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