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高效燃烧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9742.2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冯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翠宝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地址: | 52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底板 桶身 贯通 容腔 桶体 本实用新型 可拆式安装 安装平面 高效燃烧 分体式 烹饪 耐高温密封垫 热传递效率 燃烧 密封安装 钎焊结构 上下敞口 上下贯通 直接传递 敞口的 上表面 桶底壁 底端 内壁 食材 加热 延伸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高效燃烧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包括上下敞口的贯通桶身以及覆盖所述贯通桶身下敞口的导热底板;所述贯通桶身底端朝内延伸有安装平面,所述导热底板可拆式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平面上,且两者之间夹设有耐高温密封垫,使所述贯通桶身的内壁及所述导热底板上表面构成所述桶体的烹饪容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消原有燃烧桶的桶底壁,换之以导热底板密封安装在上下贯通的桶身底部,构成燃烧桶的烹饪容腔,加热时热量经由导热底板直接传递至容腔内的食材,热传递效率更高,无需采用钎焊结构,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可靠性好;且两者之间为可拆式安装结构,当导热底板损坏时还可以便于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容器,尤其是一种分体式高效燃烧桶。
背景技术
燃烧桶常使用于食堂、饭店等烹饪量大的场所,为了提高加热效率,通常会在不锈钢桶体的底壁下钎焊导热铝板,导热铝板底部设有增大受热面积的导热片,利用铝板的良好导热性能,将热量传递至不锈钢桶体上,对其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但由于铝材的熔点较低,如烹饪过程中桶体底部沉积过多的食材形成隔热层,燃烧桶下方的热量则无法迅速地传递至上部,造成底部局部高温,可能会导致导热铝板变形。而铝板与不锈钢之间的密度、熔点存在较大差异,铝板变形时会自钎焊处与不锈钢桶底脱离,即两者之间出现空鼓,导致铝板单纯受热而不能上传热量至不锈钢桶底,干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铝板熔融、燃烧桶报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高效燃烧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体式高效燃烧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包括上下敞口的贯通桶身以及覆盖所述贯通桶身下敞口的导热底板;所述贯通桶身底端朝内延伸有安装平面,所述导热底板可拆式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平面上,且两者之间夹设有耐高温密封垫,使所述贯通桶身的内壁及所述导热底板上表面构成所述桶体的烹饪容腔。
所述导热底板包括主体及位于所述主体底部呈辐射式环形布置的导热片。
所述主体叠置在所述安装平面上方,并使底部的导热片伸出所述安装平面外部。
所述主体下端面的边缘设有容置所述耐高温密封垫的环槽。
所述安装平面上设有安装孔,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导热底板连接固定。
所述贯通桶身为不锈钢;所述导热底板为铝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取消原有燃烧桶的桶底壁,换之以导热底板密封安装在上下贯通的桶身底部,构成燃烧桶的烹饪容腔,加热时热量经由导热底板直接传递至容腔内的食材,热传递效率更高,无需采用钎焊结构,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可靠性好;且两者之间为可拆式安装结构,当导热底板损坏时还可以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处放大视图;
图5是图3的B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分体式高效燃烧桶,包括桶体1,桶体1包括上下敞口的贯通桶身2以及覆盖贯通桶身2下敞口的导热底板3。
贯通桶身2底端朝内延伸有安装平面21,导热底板3可拆式安装固定在安装平面21上,且两者之间夹设有耐高温密封垫4,使贯通桶身2的内壁及导热底板3上表面构成桶体1的烹饪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翠宝,未经冯翠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97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饮料用榨汁装置
- 下一篇: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