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污水快速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9798.8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9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史亮;张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33/41 | 分类号: | B01D33/41;B01D33/46;B01D33/54;B01D33/68;B01D33/8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体装置 支撑板装置 快速处理 建筑用 污水 本实用新型 电机装置 防止堵塞 净化设备 使用寿命 净化 除杂 电缸 筛网 便利 移动 保证 | ||
一种建筑用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包括第一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下方的第二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上的第三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下方的支撑板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装置上方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装置下方的第四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装置上的电机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清除污水中的杂质除杂效果好,并且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同时可以实现筛网的移动,提高净化的效率,防止堵塞的发生,保证净化持续高效的进行,延长净化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用污水快速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颗粒杂质,使得污水如果直接排放时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现有对污水净化的设备无法有效的清除污水中的杂质,除杂效果差,并且净化装置往往是固定不动的,净化效率低,并且容易发生堵塞的现象,缩短净化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建筑用污水快速处理设备。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污水快速处理设备,包括第一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下方的第二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上的第三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下方的支撑板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装置上方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装置下方的第四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装置上的电机装置,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左右两侧的第一集中块、位于所述第一集中块之间的第一筛网、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出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一侧的第一连接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旋转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包括第二框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上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端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三框体装置包括第三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三框体内左右两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三框体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一固定块,所述支撑板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集中块、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端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支撑板左侧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上方的推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光滑块、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方的第四弹簧,所述第四框体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下方的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上的第四框体、位于所述第四框体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方的第五弹簧、收容于所述第四框体内的第二筛网,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拉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移动框、设置于所述移动框上的第三筛网。
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集中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集中块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筛网的纵截面呈倒置的V字形,所述第一筛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筛网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旋转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架枢轴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框体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9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