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使用的汽车尾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1847.1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3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华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14 | 分类号: | F21S43/14;F21S43/50;F21S45/47;F21S45/5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过滤层 汽车尾灯 连接柱 内腔 竖板 圆孔 本实用新型 底部内腔 活动安装 节能环保 散热性好 使用寿命 装置使用 灯罩 右表面 进水 左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汽车尾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LED灯,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层,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过滤层相连接的圆孔,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层,所述壳体的右表面活动安装有灯罩。该方便使用的汽车尾灯,通过在壳体的底部内腔安装的第一过滤层,使装置不会进水,使用寿命更长久,以及开设的圆孔,使装置的散热性好,不容易损坏,更加的节能环保,以及安装的第二过滤层,使灰尘不会进入到装置内部,能够让装置使用的更长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使用的汽车尾灯。
背景技术
汽车尾灯,包括汽车尾部中的灯具和灯泡,其中,灯具的作用之一就是把灯泡发出来的光进行聚合再发射出去,从而达到增强灯泡发出来的光的亮度和射程;作用之二就是通过灯具的颜色改变灯泡发光颜色,灯泡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卤素汽车灯泡,一种是HID汽车灯泡,还有就是新兴的LED汽车灯泡,总的来说,整个汽车尾灯的设计涉及到光学、材料学和结构学等学科,如何能够最大发挥出光效的同时兼顾不同的形状和线条,与汽车的完美结合,都在考验设计师的能力。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尾灯在使用的时候非常不方便,灯泡损坏的时候维修比较麻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装置的密封性不是很好,导致装置的使用寿命很短,浪费了大量的金钱,故而提出一种方便使用的汽车尾灯。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的汽车尾灯,具备使用方便等优点,解决了汽车尾灯在使用的时候非常不方便,灯泡损坏的时候维修比较麻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装置的密封性不是很好,导致装置的使用寿命很短,浪费了大量的金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使用方便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使用的汽车尾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LED灯,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层,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过滤层相连接的圆孔,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层,所述壳体的右表面活动安装有灯罩,所述灯罩的左表面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壳体内腔的卡接机构。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插接在壳体内腔且与灯罩相连接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与壳体相连接的密封项圈,所述壳体的内腔顶壁右端固定安装有套接与活动杆外表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腔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底壁活动安装有与活动杆相连接的第一滑轮,所述壳体的内腔顶壁活动安装有与活动杆相连接的第二滑轮,所述活动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凸出板,所述凸出板的上表面左端固定安装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一端位于凸出板内部的插板,所述凸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插板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斜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凸出板相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壳体的内腔顶壁固定安装有与斜板相连接的挡板,所述斜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壳体外部的插杆,所述插杆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块,所述拉块靠近壳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套接与插杆外表面且一端与壳体相连接的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斜板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斜板的形状为U形状,所述斜板的与凸出板之间的角度为三十度至六十度。
优选的,所述拉块靠近壳体的外表面至壳体外表面的距离大于插板底部至卡槽槽底壁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插板底部至卡槽槽底壁的距离小于斜板右端至挡板远离壳体的一端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灯罩的形状为半球形,且灯罩的材质为钢化玻璃,所述灯罩的直径小于壳体的高度。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华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华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1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