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2151.0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5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爱迪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5 | 分类号: | E01H1/05;E01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福州开发区君***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端 底座 清扫装置 储尘箱 万向轮 城市道路 尾气 节能环保设备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弱碱性液体 液压千斤顶 钯铂金属网 灰尘清除 进风风扇 排风风扇 物质清除 推手 变径管 抽风机 除尘网 放置箱 排风管 上侧面 吸尘管 吸尘头 毛刷 转轴 清扫 电机 汽车 劳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装置,万向轮Ⅰ与液压千斤顶均固定在底座的底端,万向轮Ⅱ设置在底座上,推手、外壳Ⅰ、储尘箱、电机与蓄电池均固定在底座的顶端,毛刷固定在转轴的底端,吸尘头固定在吸尘管的底端,抽风机设置在储尘箱的上侧面上,除尘网设置在排风管的端部,外壳Ⅱ与弱碱性液体放置箱均固定在外壳Ⅰ的顶端,进风风扇设置在外壳Ⅱ的左侧面上,排风风扇设置在外壳Ⅱ的右侧面上,球形钯铂金属网设置在变径管Ⅱ的右端。既能够将清扫起来的灰尘清除掉,从而降低环卫工人劳动的强度,又能够将汽车产生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清除掉,从而降低了尾气对环境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特指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装置,属于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清扫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由于需要清扫的道路面积大小不一,大型清扫机械难以适应。目前普遍采取人工清扫的方式,环卫工人需要早早的起来对道路进行清扫,尽管在扫帚上采取许多加密的方法但仍然难将灰尘清扫干净,且扬起的灰尘漫天飞,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苦不堪言,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汽车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汽车尾气已经被列为世界严重污染环境问题之一,因此设计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装置,既能够将清扫起来的灰尘清除掉,从而降低环卫工人劳动的强度,又能够将汽车产生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清除掉,从而降低了尾气对环境的危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装置,包括底座、万向轮Ⅰ、液压千斤顶、万向轮Ⅱ、轴承、推手、外壳Ⅰ、储尘箱、电机、蓄电池、转轴、毛刷、吸尘管、吸尘头、抽风机、除尘网、排风管、排尘管、配电箱、外壳Ⅱ、进风风扇、排风风扇、变径管Ⅰ、弱碱性液体放置箱、L型管、球形钯铂金属网和变径管Ⅱ。
万向轮Ⅰ与液压千斤顶均固定在底座的底端,并且万向轮Ⅰ位于液压千斤顶的内侧,万向轮Ⅱ设置在底座上,并且万向轮Ⅱ活动连接在液压千斤顶上,轴承设置在底座上,推手、外壳Ⅰ、储尘箱、电机与蓄电池均固定在底座的顶端,并且推手位于外壳Ⅰ的左侧,储尘箱、电机与蓄电池均位于外壳Ⅰ的内部,储尘箱位于电机的左侧,蓄电池位于电机的右侧,转轴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上,并且转轴固定在轴承的内壁上,毛刷固定在转轴的底端,吸尘管设置在底座与储尘箱上,吸尘头固定在吸尘管的底端,抽风机设置在储尘箱的上侧面上,排风管设置在外壳Ⅰ与储尘箱上,除尘网设置在排风管的端部,排尘管设置在外壳Ⅰ与储尘箱上,配电箱固定在外壳Ⅰ的左端,外壳Ⅱ与弱碱性液体放置箱均固定在外壳Ⅰ的顶端,并且弱碱性液体放置箱位于外壳Ⅱ的内部,进风风扇设置在外壳Ⅱ的左侧面上,排风风扇设置在外壳Ⅱ的右侧面上,变径管Ⅱ设置在进风风扇的右侧,球形钯铂金属网设置在变径管Ⅱ的右端,L型管将弱碱性液体放置箱与球形钯铂金属网之间连通,变径管Ⅰ设置在弱碱性液体放置箱上,并且变径管Ⅰ设置在排风风扇的左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装置所述的底座与万向轮Ⅱ之间是活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装置所述的排尘管上设置有盖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装置所述的进风风扇与排风风扇上均设置有防尘网。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装置所述的变径管Ⅰ、弱碱性液体放置箱与L型管均使用高镍合金制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装置,既能够将清扫起来的灰尘清除掉,从而降低环卫工人劳动的强度,又能够将汽车产生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清除掉,从而降低了尾气对环境的危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爱迪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爱迪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2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