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孔槽的人造颅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5078.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4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崔连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连旭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唐超文;贺红星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颅骨 孔槽 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 液体流通 带孔 弯曲延伸 尖锐物 颅骨 颅内 缺损 连通 匹配 穿过 阻挡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孔槽的人造颅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颅骨的缺损区相匹配的人造颅骨,人造颅骨具有内表面和与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人造颅骨上具有多个用于供人造颅骨内外液体流通的孔槽,孔槽连通人造颅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并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弯曲延伸。本实用新型在人造颅骨上设有多个用于供人造颅骨内外液体流通的孔槽,能阻挡尖锐物穿过孔槽,减少颅内结构及组织被伤害机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孔槽的人造颅骨结构。
背景技术
颅骨修补术是针对颅骨缺损而对头颅进行修补的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解决缺损区没有对脑组织的有效保护以及供血障碍、脑脊液循环异常等问题,还需要解决外形修复整形等问题。目前所用到的颅骨修复材料,在结构上有的带有垂直或倾斜于表面的通孔,用于颅骨内外血液(及或脑脊液、冲洗液、渗出液、分泌物等液体)的流通,或悬吊硬膜或假膜。在患者日常生活中,外部尖锐的物体可能会直接穿过该垂直或倾斜的通孔,造成颅内结构及组织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孔槽的人造颅骨结构,可以避免锐利的外物直接通过孔槽伤害到颅内结构及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孔槽的人造颅骨结构,包括与颅骨的缺损区相匹配的人造颅骨,所述人造颅骨具有内表面和与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所述人造颅骨上具有多个用于供人造颅骨内外液体流通的孔槽,所述孔槽连通所述人造颅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并在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弯曲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孔槽沿垂直于所述人造颅骨内表面或外表面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弧形、角形、多边形、平面螺旋形或立体螺旋形。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个孔槽相互独立、重合或部分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孔槽沿沿垂直于所述孔槽延伸方向的孔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或多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孔槽直径范围为1㎜~1㎝。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孔槽的间距范围为1㎜~5㎝。
进一步的,人造颅骨的材质选自钛合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磷酸钙或聚醚醚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带孔槽的人造颅骨结构,在人造颅骨上设有多个用于供人造颅骨内外液体流通的孔槽,能阻挡尖锐物穿过孔槽,减少伤害颅内结构或组织被伤害机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头颅修复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孔槽的人造颅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个孔槽沿垂直于所述人造颅骨内表面或外表面方向的弧形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个孔槽沿垂直于所述人造颅骨内表面或外表面方向的角形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个孔槽沿垂直于所述人造颅骨内表面或外表面方向的平面螺旋形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个孔槽沿垂直于所述人造颅骨内表面或外表面方向的立体螺旋形截面图。
图中:
10、人造颅骨;101、内表面;102、外表面;11、孔槽;头颅、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连旭,未经崔连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5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作椎间骨柱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