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撞保护头靠及其幼儿载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5091.8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5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6 | 分类号: | B60N2/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岳显峰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靠 载具 幼儿 侧向 本实用新型 填充物 背靠 吸能 侧向冲击力 舒适性 有效地 婴幼儿 缓冲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撞保护头靠及具有该侧撞保护头靠的幼儿载具,适于装配于幼儿载具背靠上,本实用新型的侧撞保护头靠包括由EPP材料制成的头靠本体与侧向保护块、以及吸能填充物,头靠本体安设于幼儿载具的背靠上,侧向保护块设于头靠本体的两相对侧,吸能填充物嵌于头靠本体与侧向保护块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侧撞保护头靠结构简单,有效地缓冲侧向冲击力,从而保障了婴幼儿在具有该侧撞保护头靠的幼儿载具内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幼儿载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撞保护头靠及具有该侧撞保护头靠的幼儿载具。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及安全性,以期更好的保护幼儿的头部及颈部,一些婴儿车、婴儿座椅及安全座椅等幼儿载具上配备有头靠,尤其是安装在汽车内的安全座椅上的头靠能够有效提高幼儿乘车的安全性,在汽车发生紧急制动或者碰撞的情况下,头靠能承托幼儿的头、颈部,从而减轻对幼儿的伤害。
但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仅依靠头靠来保护幼儿的头部,保护力度相对较弱。并且,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头靠一般为泡沫材质且为一整体结构,由于一般泡沫制品本身的受力和吸能性能相对较弱,当遇到冲击时不能有效吸收冲击能量,其吸能和缓冲作用十分有限,不能有效减缓冲击可能造成的伤害等问题。
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能更有效地缓冲侧向冲击力的侧撞保护头靠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更有效地缓冲侧向冲击力的侧撞保护头靠,以保障婴幼儿在幼儿载具内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儿载具,该幼儿载具上设有结构简单且能更有效地缓冲侧向冲击力的侧撞保护头靠,以保障婴幼儿在幼儿载具内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撞保护头靠,适于装配于幼儿载具上,侧撞保护头靠包括由EPP材料制成的头靠本体与侧向保护块、以及吸能填充物,头靠本体安设于幼儿载具的背靠上,侧向保护块设于头靠本体的两相对侧,吸能填充物嵌于头靠本体与侧向保护块之间。
较佳地,头靠本体上靠近头部的位置处具有两相对的侧翼,两侧翼处各设有一侧向保护块,吸能填充物嵌于侧翼与侧向保护块之间.
较佳地,侧向保护块与侧翼呈平行且匹配的设置。
较佳地,侧翼与侧向保护块至少一者上向着另一者的一侧设有一容置腔,吸能填充物填充于容置腔内。
较佳地,容置腔位于侧翼或/和侧向保护块的中心处。
较佳地,侧向保护块的一侧形成抵触面,侧向保护块的另一侧向着抵触面的方向凹陷而形成容置腔。
较佳地,容置腔由侧向保护块的中心处向着侧向保护块的边沿处延伸。
较佳地,抵触面为一曲面。
较佳地,吸能填充物为PVC泡棉或惰性泡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幼儿载具,幼儿载具包括一座体、一连接于座体上的背靠、以及一设于背靠上的侧撞保护头靠,侧撞保护头靠如前所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侧撞保护头靠通过在头靠本体的两相对侧增设侧向保护块,从而对侧向冲击力起到加强缓冲的作用,且头靠本体与侧向保护块均由EPP材料制成,减震吸能效果更佳,进一步地,在头靠本体与侧向保护块之间之前还增设了吸能填充物,从而进一步提高对侧向冲击力的吸能和缓冲作用,加强对头颈等关键部位的吸能保护作用,减小伤害,本实用新型的侧撞保护头靠结构简单,有效地缓冲侧向冲击力,进而保障了幼儿在具有该侧撞保护头靠的幼儿载具内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撞保护头靠装配于幼儿载具上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5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