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景观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5852.X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8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罗祥;张晓程;朱小龙;施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4B1/00;E03F1/00;E03F5/00;E03F5/10;E03F5/14;E04F11/18;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平台 集水盒 排水组件 本实用新型 喷淋装置 生态景观 连通 喷头 植被 节约资源 景观平台 绿色环保 收集雨水 外周边缘 园林景观 支撑杆 浇灌 雨水 玻璃 灌溉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景观平台,涉及园林景观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玻璃景观平台下植被的浇灌问题,包括玻璃平台,所述玻璃平台下方设有支撑杆,所述玻璃平台外周边缘处设有排水组件,所述玻璃平台底部设有集水盒,所述排水组件连通集水盒设置,所述玻璃平台底部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连通集水盒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组件和集水盒的配合收集雨水,并经喷头利用雨水对植被进行灌溉,节约资源,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景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景观平台。
背景技术
景观平台在建筑和园林区规划中主要以观光为功能用途,多由木材、石材、混凝土、金属、玻璃等材料建造而成。
目前,公告号为CN20655454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观景平台,包括透水观景台、支撑群柱组、透明防护壁、地面群桩组和升降装置,所述透水观景台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透水混凝土层、加固网和第二透水混凝土层,所述支撑群柱组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地面群桩组包括多个环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固定于地面上的固定桩,各个所述支撑柱的下边缘均匀固定于固定桩上,所述升降装置由地面垂直向上直至所述透水观景台上表面。这种生态观景平台能够透过雨水,使雨水浇灌平台下方的地面,防止平台下方的植被干枯。
但是,许多园林景区中为了提高观景人员的感官,选用钢化玻璃作为平台建材,且钢化玻璃之间紧密拼接,以保证景观平台的安全性,此时,雨水难以通过景观平台浇灌到平台下方的植被,需要工作人员投入大量的成本进行人工灌溉,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景观平台,其具有能够回收雨水,浇灌玻璃平台下方植被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景观平台,包括玻璃平台,所述玻璃平台下方设有支撑杆,所述玻璃平台外周边缘处设有排水组件,所述玻璃平台底部设有集水盒,所述排水组件连通集水盒设置,所述玻璃平台底部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连通集水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玻璃平台通过钢化玻璃无缝搭接,雨水难以浇灌玻璃平台下方的植被,因此,在玻璃平台外周边缘处设置上排数组件,通过排水组件收集玻璃平台上的雨水,并将雨水汇集到玻璃平台底部的集水盒中,再通过连通集水盒设置的喷淋装置向玻璃平台底部区域进行灌溉;一方面,通过排水组件和集水盒的配合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不仅能够消除玻璃平台上的积水,还能利用回收的雨水灌溉植被,节约资源,另一方面,无需工作人员另行铺设管道至玻璃平台下方,从而降低灌溉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平台边缘处设有护栏,所述护栏与玻璃平台分体设置,所述排水组件夹设于护栏与玻璃平台之间,且所述护栏连接在位于玻璃平台边缘处的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栏的设置能够提高玻璃平台的安全性,而将护栏与玻璃平台分体设置,为排水组件的安装预留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护栏底部与玻璃平台之间设置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顶端与玻璃平台顶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玻璃平台外周边缘处设置有排水槽,且排水槽顶端与玻璃平台顶面齐平,玻璃平台上的积水能够沿着玻璃平台进入排水槽中,通过排水槽收集雨水就,从而汇集到集水盒中。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中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低于玻璃平台顶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景观平台暴露在外界,玻璃平台上不仅不会积累灰尘,还存在一些体积较大的杂物,例如:砂石、树枝、树叶、生活垃圾等,为了避免这些杂物堵塞排水槽而使排水槽失去作用,在排水槽中铺设有过滤板,且过滤板低于玻璃平台顶面设置,从而方便雨水进入排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盒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玻璃平台底部,所述排水槽中连通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延伸至集水盒顶部且不与集水盒连接,所述集水盒顶部开口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5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绿化挡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格宾挡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