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6076.5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9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波;廖京凡;邓远新;卢宾;苏城峰;李振;檀诚钟;刘蛟期;张彪林;王兵;朱海涛;曾青林;包雪松;邵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浆管 压浆孔 注浆 本实用新型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封堵装置 浆液扩散 交错布置 注浆压力 梅花型 压浆器 堵头 管壁 堵塞 扩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浆管,其包括注浆管本体,所述注浆管本体的第一端部设有堵头,所述注浆管本体的第二端部设有用于连接压浆器的接头,所述注浆管本体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压浆孔,且各所述第一压浆孔呈梅花型交错布置,且所述第一压浆孔处设置有封堵装置。该注浆管的结构非常简单,且其压浆孔不易被堵塞,注浆过程顺畅,能够保证注浆压力,注浆后浆液扩散均匀,有效的提高注浆扩散的效果和安全性,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浆管。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及道路养护过程中,经常对软土、道路路基等进行加固处理,注浆技术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注浆的基本原理是浆液在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地层或结构物的裂隙、孔隙或孔洞内,以提高其整体性和密实性。注浆过程一般会用到注浆管,基于打管注浆法具有成本低、浆液不会沿着钻孔上升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现有的打管注浆用注浆管上的注浆孔易被堵塞,且泥土砂石进入注浆管后不易排出,从而造成注浆不顺畅,影响注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浆管,该注浆管的结构非常简单,且其压浆孔不易被堵塞,注浆过程顺畅,能够保证注浆压力,注浆后浆液扩散均匀,有效的提高注浆扩散的效果和安全性,使用方便。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注浆管,其包括注浆管本体,所述注浆管本体的第一端部设有堵头,所述注浆管本体的第二端部设有用于连接压浆器的接头,所述注浆管本体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压浆孔,且各所述第一压浆孔呈梅花型交错布置,且所述第一压浆孔处设置有封堵装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浆孔外设置有与所述封堵装置相配合的挡圈。
可选的,所述挡圈为橡胶材料的挡圈。
可选的,所述封堵装置为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用于遮盖所述第一压浆孔的图钉、弹性膜和密封胶带。
可选的,所述注浆管本体的内部套设有内管,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压浆孔相对应的第二压浆孔。
可选的,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注浆管本体的内壁可相对于滑动地连接,用于通过旋转所述内管实现第一压浆孔的打开或关闭。
可选的,所述内管的顶端高出所述注浆管本体的顶端,且所述内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压浆孔的直径。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注浆管包括注浆管本体,所述注浆管本体的第一端部设有堵头,所述注浆管本体的第二端部设有用于连接压浆器的接头,所述注浆管本体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压浆孔,且各所述第一压浆孔呈梅花型交错布置,且所述第一压浆孔处设置有封堵装置,使用该注浆管时,将压浆器通过接头与注浆管本体的第二端部相连接,在压浆器压出浆液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压浆孔出浆,浆液能够在钻孔和围岩中进行扩散,实现提高灌注桩的密实性的效果;各所述第一压浆孔呈梅花形交错布置能够保证浆液扩散的均匀性,保证注浆压力,需要灌注的水泥浆通过梅花型交错布置的压浆孔渗入、劈裂、填充、挤密等作用与灌注桩周围的土体相结合,固化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起到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的效果;所述注浆管本体的第一端部的堵头能够防止在预先的浇注灌注桩时水泥浆从注浆管的下端倒灌进注浆管中,避免造成注浆管的堵塞,保证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安装在压浆孔处的封堵装置也用于防止预先浇注灌注桩时水泥浆的倒灌,在灌注桩浇注完成并养护完成之后,再从注浆管的上端部压浆进行注浆操作,由于此时进行后注浆的压力较大,能够直接冲破封堵装置使水泥浆从压浆孔内流出,提高灌注桩与土层的结合效果,保证后注浆工作可靠的质量,具备较强的承载力;该注浆管的结构非常简单,且其压浆孔不易被堵塞,注浆过程顺畅,能够保证注浆压力,注浆后浆液扩散均匀,有效的提高注浆扩散的效果和安全性,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6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