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研究开采与地面沉陷关系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8549.5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8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肖福坤;秦涛;蒋元男;迟学海;赵美芳;金珠鹏;刘志军;尚宇航;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2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沉陷 第二滑块 实验装置 实验台 滚动 滑竿 滑块 刀头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第一滑块 关系研究 驱动电机 刀头 滑杆 滑轨 转动 长方体框架 仿真试验 煤层开采 驱动丝杠 采高 侧板 浅埋 侧面 驱动 研究 移动 | ||
用于研究开采与地面沉陷关系的实验装置。解决目前没有针对于大采高浅埋煤层开采与地面沉陷关系研究的实验装置。本实用新型四个侧板设置在实验台上,实验台设置实验台滑轨,每个实验台滑轨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滑块,每个第一滑块上分别设置第一滑杆;每个第一滑杆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分别连接第二滑竿的两端;第二滑竿上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朝向长方体框架的侧面上设置有滚动刀头驱动装置和滚动刀头,滚动刀头驱动装置驱动滚动刀头转动;一个第二滑块上设置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丝杠转动实现第三滑块沿着第二滑竿移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开采与地面沉陷关系研究的辅助仿真试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面沉陷研究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地面沉陷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引起地面沉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固体矿产开采。矿山塌陷多分布在矿山的采空区,以采煤塌陷最为突出。中国有约20个省区发生采空塌陷,以黑龙江、山西、安徽、山东、河南等省最为严重。
由于煤矿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陷的现象已经影响到环境和生态,也影响到了沉陷区的居民住宅等生活活动。由于一般的煤矿的地质并不是均一的,地下条件相对相对,不能像研究实际的力学工件那样直接理想建模后进行力学分析。所以针对煤矿开采后的地面沉陷并不能仅仅通过常规的材料力学分析进行,必须通过相似模型进行验证,辅助仿真手段进行研究。
也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目前的关于煤矿开后的有的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陷,有的地区发生不太严重的地面沉陷。而针对于不同深度每层开采的情况地面沉陷也不一样。由于深埋煤层的埋深较大,埋深较大的薄煤层开采对地面沉陷的影响较小。针对埋深较小的煤层开采对地面沉陷的影响却比较明显,还要依赖于实际的地质条件和煤层的采高,目前几乎没有针对于大采高浅埋煤层开采情况进行地面沉陷的研究,更没有一种针对大采高浅埋煤层研究的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没有针对于大采高浅埋煤层开采与地面沉陷关系研究的实验装置。
用于研究开采与地面沉陷关系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两条实验台滑轨和四个侧板;
所述的四个侧板围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四个侧板依次记为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长方体框架设置在实验台上,在实验台上、长方体框架两侧分别设置实验台滑轨,每个实验台滑轨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滑块,每个第一滑块上分别设置第一滑杆,且第一滑杆垂直设置于第一滑块的上面;
两个第一滑块的侧面共同连接同步装置,同步装置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同步装置驱动两个第一滑块沿着实验台滑轨同步移动;
每个第一滑杆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二滑块,第二滑块能够沿着第一滑杆移动,且能够通过紧固螺钉实现相对固定;
两个第二滑块分别连接第二滑竿的两端;第二滑竿上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朝向长方体框架的侧面上设置有滚动刀头驱动装置和滚动刀头,滚动刀头驱动装置驱动滚动刀头转动;
一个第二滑块上设置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丝杠的一端,能够驱动丝杠转动;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到另一个第二滑块上,且能够相对转动;并且丝杠穿过第三滑块,丝杠与第三滑块螺纹配合;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丝杠转动实现第三滑块沿着第二滑竿移动;
在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上,从上至下分别开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且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上的第一插槽位置对应,能够形成一条开采空隙;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上的第二插槽位置对应,能够形成一条开采空隙;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上的第一插槽内分别设有第一插槽插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上的第二插槽内分别设有第二插槽插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8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烷传感器调校装置通气嘴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土地污染实时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