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生儿蓝光眼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8731.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0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耿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康信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5 | 代理人: | 李建国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罩体 新生儿 环状密封部 蓝光眼罩 中心部 气体流动通道 本实用新型 固定件 隆起状 眼部 密封效能 容置空间 罩体固定 蓝光 双眼 罩盖 连通 氧气 环绕 缺氧 压迫 外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蓝光眼罩,包括两个罩体、连接部以及固定件,两个罩体用于与双眼一一对应罩盖;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罩体;固定件与所述罩体相连,其用于将所述罩体固定到头部;所述罩体包括隆起状的中心部和环绕所述中心部的环状密封部,所述环状密封部上设置有气体流动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生儿蓝光眼罩,罩体的隆起状的中心部为新生儿的眼部提供较大的容置空间,不会压迫眼部,环状密封部保证良好的密封效能从而隔绝蓝光,同时气体流动通道连通罩体的外部和内部,为新生儿的眼角膜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防止眼角膜缺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护理,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蓝光眼罩。
背景技术
目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现病理性黄疸或者溶血症时,蓝光照射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但蓝光照射治疗时会通过视觉通路导致儿童视网膜的不可逆损伤,因此在蓝光照射时医疗机构均会给儿童戴上蓝光防护眼罩。
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3417327A,申请公布日为2013年12月4日,名称为《小儿用蓝光照射防护眼罩》的发明专利申请,其包括一体结构的护眼罩片以及分别设置在护眼罩片两端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护眼罩片与眼睛部位相对应,所述的护眼罩片外设有一层黑色全棉表层,护眼罩片与黑色全棉表层之间套设有防蓝光片,黑色全棉表层上设有用于取放防蓝光片的开口,且黑色全棉表层上设有左右两个魔术贴;所述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分别连接在护眼罩片的上下两侧,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可分别通过末端设置的魔术贴与对侧的黑色全棉表层连接。另如申请号为2010102765832、2015109580083、2006200838575、2016214622508的专利申请或授权专利,各提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新生儿蓝光眼罩。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蓝光防护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各类蓝光眼罩均较为严密的罩于新生儿的眼睛上,与新生儿眼部的密封效果较好,部分眼罩如申请号为2006200838575的实用新型专利,甚至采用平面状的罩体盖合到新生儿眼睛上。但是,眼睛中的角膜细胞是人体唯一可以直接呼吸空气的组织,也是唯一不需要血液提供氧气的组织,角膜细胞需要外界持续的提供氧气以保证活力。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基于全面防护蓝光而导致的较好的密封性能导致新生儿的眼角膜缺氧,对眼角膜产生了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生儿蓝光眼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生儿蓝光眼罩,包括:
两个罩体,其用于与双眼一一对应罩盖;
连接部,其连接两个所述罩体;
固定件,与所述罩体相连,其用于将所述罩体固定到头部;
所述罩体包括隆起状的中心部和环绕所述中心部的环状密封部,所述环状密封部上设置有气体流动通道。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环状密封部上与所述固定件相连的部位设置有所述气体流动通道,所述固定件上与所述罩体相连的部位设置有皱褶部,所述皱褶部上的凹槽部位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的一端相连通。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皱褶部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凸起条,所述凸起条上设置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连通所述凸起条两侧的凹槽部位。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连接部为倒V字形,倒V字形两翼的内侧均设置有弹性凸起部。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环状密封部上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部位设置有所述气体流动通道,所述气体流动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凸起部相对设置。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环状密封部和所述固定件上与皮肤相贴合的一面上设置有弹性垫层。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气体流动通道为非直线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87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