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子轴及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8742.9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9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彭利明;李广海;张小波;刘健宁;贾金信;张芳;郭长光;魏琼;李忠雨;闫瑾;梁建东;熊博文;王泽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端 转子轴 凸台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相抵 本实用新型 套管 适配 电机 电机技术领域 相对设置 装配效率 套接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转子轴及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转子轴包括磁体、第一转轴端件、第二转轴端件、套管;其中,磁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转轴端件与磁体的第一端部相抵接;第二转轴端件与磁体的第二端部相抵接;第一转轴端件上的与磁体相抵接的一端、磁体、第二转轴端件上的与磁体相抵接的一端均套接于套管内。其中,磁体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凸台,第一转轴端件上设置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和/或磁体的第二端部上设置有凸台,第二转轴端件上设置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提高转子轴的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子轴及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种已知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轴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电机转子轴主要包括圆柱形的磁钢11、第一转轴端件12、第二转轴端件13及合金护套14;其中,第一转轴端件12、第二转轴端件13均为非导磁材料;该电机转子轴的主轴由第一转轴端件12、磁钢11及第二转轴端件13依次拼接而成;并利用合金护套14与主轴间的过盈配合来传递扭矩。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上述电机转子轴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上述的电机转子轴在将磁钢和第一转轴端件、第二转轴端件装配在一起时,由于没有相关结构定位,极容易出现轴线不对中的情况,即使可以避免,也需要一些特殊的工装来辅助完成,一旦操作不好,很容易导致装配失败。
(2)磁钢在生产时,会先确定一个充磁取向,但是上述转子轴上的磁钢由护盖盖住,再对装配后的电机转子轴上的磁钢进行后充磁时,不好确定充磁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子轴及电机,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转子轴的装配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子轴,其中,所述转子轴包括:
磁体,所述磁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第一转轴端件,所述第一转轴端件与所述磁体的第一端部相抵接;
第二转轴端件,所述第二转轴端件与所述磁体的第二端部相抵接;
套管,所述第一转轴端件上的与所述磁体相抵接的一端、磁体及所述第二转轴端件上的与所述磁体相抵接的一端均套接于所述套管内;
其中,所述磁体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转轴端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适配的凹槽;和/或
所述磁体的第二端部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二转轴端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适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所述磁体与所述凸台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转子轴还包括充磁定位结构,以在所述转子轴装配后用于指示所述磁体的充磁方向。
优选地,所述充磁定位结构包括:
第一充磁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充磁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磁体上,用于指示所述磁体的充磁方向;
第二充磁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充磁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端件上,用于在所述转子轴装配后指示磁体的充磁方向;
其中,所述第二充磁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充磁定位结构相对应,以使第二充磁定位结构的指示方向与磁体的充磁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充磁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磁体的第一端部上、且沿磁体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8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磁极永磁转子结构及永磁同步电机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永磁同步电机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