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变速箱从动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9367.X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益合康五金压铸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87 | 分类号: | F16H3/087;F16H57/04;F16H5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陈培琼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轮 差速器 一挡 转轴 咬合轮 挡位 本实用新型 汽车变速箱 换挡连杆 散热鳍片 导热层 换挡叉 减震层 二挡 耐磨损能力 均匀设置 连杆连接 使用寿命 延长装置 加强层 外壁 积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变速箱从动轮,包括一挡位从动轮、咬合轮、差速器转轴、第一散热鳍片、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所述差速器转轴的一端固定有一挡位从动轮,且一挡位从动轮一侧的差速器转轴上固定有二挡位从动轮,所述咬合轮的顶端均固定有连杆,所述差速器转轴的上方设置有换挡连杆,且换挡连杆上均匀设置有换挡叉,所述换挡叉均与连杆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一挡位从动轮、二挡位从动轮、三挡位从动轮、四挡位从动轮、五挡位从动轮和R挡位从动轮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加强层,增加表面的强度和耐磨损能力,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第三导热层和第四导热层之间设置有第二散热鳍片,避免咬合轮工作时内部积累大量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变速箱从动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因此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汽车零件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提高,在手动挡汽车中,变速箱从动轮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现有的汽车变速箱从动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一方面,传统的汽车变速箱从动轮抗震性差,汽车行驶在颠簸的山路上,容易造成换挡失败,同时,传统的汽车变速箱在工作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动轮的辅助散热功能差,另一方面,传统的汽车变速箱从动轮强度不够大,抗腐蚀能力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变速箱从动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变速箱从动轮,包括一挡位从动轮、咬合轮、差速器转轴、第一散热鳍片、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所述差速器转轴的一端固定有一挡位从动轮,且一挡位从动轮一侧的差速器转轴上固定有二挡位从动轮,所述二挡位从动轮远离一挡位从动轮一侧的差速器转轴上固定有三挡位从动轮,且三挡位从动轮和二挡位从动轮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盘,所述三挡位从动轮远离二挡位从动轮一侧的差速器转轴上固定有四挡位从动轮,且四挡位从动轮远离三挡位从动轮一侧的差速器转轴上固定有五挡位从动轮,所述五挡位从动轮和四挡位从动轮之间固定有第二连接盘,所述五挡位从动轮远离四挡位从动轮一侧的差速器转轴上固定有R挡位从动轮,所述一挡位从动轮、二挡位从动轮、三挡位从动轮、四挡位从动轮、五挡位从动轮和R挡位从动轮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减震层,且第一减震层一侧的一挡位从动轮、二挡位从动轮、三挡位从动轮、四挡位从动轮、五挡位从动轮和R挡位从动轮内均设置有第二导热层,且第二导热层远离第一减震层一侧的一挡位从动轮、二挡位从动轮、三挡位从动轮、四挡位从动轮、五挡位从动轮和R挡位从动轮内设置有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一散热鳍片,所述一挡位从动轮和二挡位从动轮、三挡位从动轮和四挡位从动轮以及五挡位从动轮和R挡位从动轮之间的差速器转轴上均固定有咬合轮,且咬合轮的两侧皆均匀设置有第二咬合齿,所述一挡位从动轮、二挡位从动轮、三挡位从动轮、四挡位从动轮、五挡位从动轮和R挡位从动轮靠近咬合轮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与第二咬合齿相互配合的第一咬合齿,所述咬合轮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减震层,且第二减震层一侧的咬合轮内均设置有第四导热层,所述第四导热层远离第二减震层一侧的咬合轮内均设置有第三导热层,且第三导热层与第四导热层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二散热鳍片,所述咬合轮的顶端均固定有连杆,所述差速器转轴的上方设置有换挡连杆,且换挡连杆上均匀设置有换挡叉,所述换挡叉均与连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均呈锯齿状。
优选的,所述咬合轮的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层。
优选的,所述一挡位从动轮、二挡位从动轮、三挡位从动轮、四挡位从动轮、五挡位从动轮和R挡位从动轮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加强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内均设置有减震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益合康五金压铸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益合康五金压铸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93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边减速器
- 下一篇:可快速切换工作状态的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