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凸焊下电极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3813.4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5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平伟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4 | 分类号: | B23K11/14;B23K11/31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何杰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壁 圆筒形侧壁 下电极座 凸焊 本实用新型 沉孔 从上至下 开口朝上 散热性能 向上延伸 逐渐减小 加强筋 内螺纹 圆板状 锥形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焊下电极座,包括呈圆板状的底壁和由所述底壁的边缘向上延伸的圆筒形侧壁,所述圆筒形侧壁的外表面为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的锥形面,所述底壁和所述圆筒形侧壁围成一个开口朝上的沉孔,所述沉孔的上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底壁上具有向下凸出于所述底壁的加强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焊下电极座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座,具体涉及一种凸焊下电极座。
背景技术
如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凸焊下电极座一般包括用于安装电极芯的筒形部101和用于与电极握杆相连接的锥形部102,筒形部101在锥形部102之上,锥形部102伸入电极握杆的水道中,而筒形部101位于水道之外,因此筒形部101与电极握杆的水道之间的间距较大,导致现有技术中的凸焊下电极座存在散热性能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凸焊下电极座,以提升凸焊下电极座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凸焊下电极座,包括呈圆板状的底壁和由所述底壁的边缘向上延伸的圆筒形侧壁,所述圆筒形侧壁的外表面为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的锥形面,所述底壁和所述圆筒形侧壁围成一个开口朝上的沉孔,所述沉孔的上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底壁上具有向下凸出于所述底壁的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圆筒形侧壁的上端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呈网格状,所述加强筋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壁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凸焊下电极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焊下电极座中电极芯的安装位置与电极握杆的水道之间的距离更短,提升了凸焊下电极座散热性能,同时还缩小了凸焊下电极座的尺寸,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而设置加强筋一方面能够增加凸焊下电极座的散热面积,从而提升凸焊下电极座的散热性能,同时也提升了底壁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焊下电极座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焊下电极座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焊下电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凸焊下电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极握杆;2—水道;3—凸焊下电极座;4—电极头;5—电极芯;6—弹簧;7—绝缘胶木套;8—沉孔;9—凸缘;10—锥形面;11—内螺纹;12—加强筋;101—筒形部;102—锥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凸焊下电极座3,包括呈圆板状的底壁和由底壁的边缘向上延伸的圆筒形侧壁,圆筒形侧壁的外表面为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的锥形面10,底壁和圆筒形侧壁围成一个开口朝上的沉孔8,沉孔8的上部设有内螺纹11,底壁上具有向下凸出于底壁的加强筋12。锥形面10用于与电极握杆上的水道的端部处的内锥面配合,沉孔8用于安装电极芯,内螺纹11用于与电极头配合,加强筋12能够增大凸焊下电极座3与电极握杆1上的水道2内的冷却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凸焊下电极座3的散热性能,同时也提升了底壁的强度,能够减小底壁的厚度。
进一步,圆筒形侧壁的上端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9。
进一步,加强筋12呈网格状,加强筋12均匀分布在底壁上,网格状的加强筋12具有较佳的散热能力。
如图1所示,上述的凸焊下电极座3在使用时需要与电极握杆1配合使用,电极握杆1上具有贯穿电极握杆1的水道2,水道2的开口处具有与锥形面10相对应的内锥面,锥形面10与内锥面配合,电极头4与内螺纹11配合固定在凸焊下电极座3的上端。电极头4的具有中心孔,电极芯5与电极头4的中心孔配合。且电极芯5的下端设有直径大于电极头4的中心孔的直径外凸缘9,电极芯5的下端部位于沉孔8内,电极芯5的上端部向上凸出于电极头4,沉孔8内设有向上顶紧电极芯5的弹簧6。一般还会在电极芯5的中部和下部套一个绝缘胶木套7。显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焊下电极座3在使用时与电极芯5与水道2之间的距离较短,同时通过加强筋12来提升与水道2中的水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凸焊下电极座3散热性能,同时还缩小了凸焊下电极座3的尺寸,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平伟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平伟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3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弧形网片的焊网机
- 下一篇:一种点焊异形电极水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