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沼气发酵装置的三相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5066.8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5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邓玉;谭燕平;马菁;唐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阀门 沼气发酵装置 本实用新型 支路 铜管 环境稳定性 软管连接头 维修和更换 活动螺母 坚固耐用 劳动成本 连接方式 破损问题 稳定性强 有效减少 连接端 密封性 内螺纹 球结构 橡胶垫 水气 阀门 防漏 干路 通气 配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沼气发酵装置的三相阀门,包括活动螺母、连接端、干路铜管、气体分向球、支路铜管、软管连接头、支路调节阀门、防漏橡胶垫和内螺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三相阀门设计合理,造价适宜,功能强大,坚固耐用,各管道通气切换操作十分方便,密封性优良,适用于各种气体分向和控制,多种连接方式可供选择,同时可以市场上其他设备进行直接连接,环境稳定性好,独特的气体分向球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水气、杂质等引发的管道破损问题,降低了劳动成本;结构简单,维修和更换配件容易,使用年限长,工作时稳定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阀门,具体为一种用于沼气发酵装置的三相阀门,属于化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即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可以燃烧。沼气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厌氧消化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它无色无味,与适量空气混合后即对燃烧。每立方米纯甲烷的发热最为34000千焦,每立方米沼气的发热量约为20800-23600千焦。与其它燃气相比,其抗爆性能较好,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
但是沼气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生产和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一旦操作不当,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保证整个过程中的气密性,杜绝空气进入到沼气环境中是沼气安全使用的重中之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沼气发酵装置的三相阀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沼气发酵装置的三相阀门,包括活动螺母、连接端、干路铜管、气体分向球、支路铜管、软管连接头、支路调节阀门、防漏橡胶垫和内螺纹;所述活动螺母固定在所述连接端的一侧,所述连接端的另一侧与干路铜管相连接,所述干路铜管的末端与气体分向球相连接,所述气体分向球分出两个支路铜管,所述支路铜管的内部设只有支路调节阀门,所述支路铜管的末端与软管连接头相连接,所述活动螺母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活动螺母的内部设置有防漏橡胶垫。
优选的,为了能够保证阀门装置的气密性,使用过程中不漏气,所述防漏橡胶垫的表面设置有可供与其他管道连接的圆形凹槽,防漏橡胶垫与连接端紧密相连。
优选的,为了使连接紧固,装置气密性良好,所述活动螺母设置为可在连接端自由灵活的转动,并且活动螺母和连接端设置为不可拆除。
优选的,为了增强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干路铜管的中部设置有可以缓冲较大水汽和过滤杂质的缓冲层。
优选的,为了增强装置的气密性,所述软管连接头的表面设置有层叠的凸起,并且所述凸起设置为30度角进,60度角退。
优选的,为了使装置结构牢固,增强使用寿命,所述干路铜管的内径面积是两个支路铜管内径截面面积之和,并且所述干路铜管和支路铜管处在同一平面,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三相阀门设计合理,造价适宜,功能强大,坚固耐用,各管道通气切换操作十分方便,密封性优良,适用于各种气体分向和控制,多种连接方式可供选择,同时可以市场上其他设备进行直接连接,环境稳定性好,独特的气体分向球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水气、杂质等引发的管道破损问题,降低了劳动成本;结构简单,维修和更换配件容易,使用年限长,工作时稳定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50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