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大面积后开洞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5464.X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7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桦;黄河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力墙 墙体 本实用新型 加固结构 角钢 柱体 地下停车场 结构承载力 侧面 承载能力 加固钢板 商业建筑 大跨度 施工方 原墙体 底面 耗材 受力 洞口 业主 削弱 占据 应用 改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力墙大面积后开洞加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墙体上开设洞口,并在墙体的侧面和底面上设置加固钢板,在墙体的侧面与柱体间通过第一角钢固定,在墙体的底面与柱体间通过第二角钢固定,既可以满足老旧商业建筑和地下停车场加固改造中因某种需要而在大跨度建立墙上大面积开洞的需要,又满足加固后结构承载力的要求,使其他部分的剪力墙承载能力不会被削弱。同时,该结构简单耗材较少,受力可靠,不占据原有空间,可以广泛的被业主和施工方所接受,进而拥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固改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剪力墙大面积后开洞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的建设处于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相结合的第二阶段,并正向以旧房改造加固为主的第三发展阶段迈进。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镇现有的50多亿平方米建筑物中有50%进入老化阶段,其中约有10~20亿平方米须加固改造才能使用,这给建筑加固改造业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会,而对建筑物鉴定、加固及改造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己成了当务之急。
剪力墙作为房屋中主要的承受风或地震产生的水平力的墙体,被大量应用在建筑结构中,然而当采用外套式加固等方法对既有建筑加固改造时,剪力墙会因为采光及建筑功能需要而增开门洞、窗洞,但是剪力墙的配筋及尺寸已经固定,倘若因为业主的功能要求对剪力墙开设洞口,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原结构中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因此剪力墙开洞后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来确保原结构的使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此,加强对剪力墙改造加固及其施工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剪力墙大面积后开洞加固结构,以解决剪力墙开洞后强度不会削弱的技术问题,并且减少了材料用量,缩短了工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通过两个柱体和一个墙体组成的剪力墙,剪力墙在两个柱体之间墙体下方开设有洞口,墙体的侧面和底面上均设置有加固钢板,墙体的侧面与柱体间通过第一角钢固定,墙体的底面与柱体间通过第二角钢固定。
第一角钢与柱体和墙体间通过第一化学锚栓连接,第二角钢与柱体和墙体间通过第一化学锚栓连接。
加固钢板与墙体间通过第二化学锚栓连接。
墙体侧面的加固钢板上的第二化学锚栓等距布置。
墙体底面的加固钢板上的第二化学锚栓呈梅花布置。
墙体两个侧面的加固钢板通螺杆贯穿墙体连接在一起。
加固钢板与墙体间灌注有环氧树脂。
墙体与加固钢板的接触面为毛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墙体上开设洞口,并在墙体的侧面和底面上设置加固钢板,在墙体的侧面与柱体间通过第一角钢固定,在墙体的底面与柱体间通过第二角钢固定,既可以满足老旧商业建筑和地下停车场加固改造中因某种需要而在大跨度建立墙上大面积开洞的需要,又满足加固后结构承载力的要求,使其他部分的剪力墙承载能力不会被削弱。同时,该结构简单耗材较少,受力可靠,不占据原有空间,可以广泛的被业主和施工方所接受,进而拥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洞口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图;
图4为图2中B-B剖面图;
图5为图2中C-C剖面图;
其中,1、柱体;2、墙体;3、洞口;4、第一角钢;5、第二角钢;6、第一化学锚栓;8、加固钢板;9、第二化学锚栓;10、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54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次梁的混凝土楼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的滑道式侧向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