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曲轴残余应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6355.X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6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戴方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昇众鑫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15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柱 检测台 转轴 残余应力检测 本实用新型 柴油机曲轴 双轴电机 从动轮 主动轮 转动轴 曲轴 残余应力 对称固定 内部固定 转动连接 传动带 精准度 上表面 输出端 贯穿 焊接 监测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曲轴残余应力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上表面的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检测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双轴电机,所述第一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焊接有第一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均贯穿设有第一主动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均贯穿设有第一从动轮,且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共同套设有第一传动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能简单快速的对曲轴各部位进行全面残余应力监测,提高检测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轴残余应力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曲轴残余应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不断的发展,为了提高汽车的竞争力,生产厂家在提高输出功率的同时,不断的提高汽车零部件的精度,以此提高汽车的竞争力,如曲轴,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在曲轴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对曲轴进行残余应力检测,残余应力超过一定的标准后易导致曲轴发生疲劳断裂,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操作复杂,使用不便,无法对曲轴的各个部位进行全面精准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装置操作复杂,使用不便,无法对曲轴的各个部位进行全面精准的检测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柴油机曲轴残余应力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柴油机曲轴残余应力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上表面的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检测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双轴电机,所述第一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焊接有第一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均贯穿设有第一主动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均贯穿设有第一从动轮,且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共同套设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从动轮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柱的内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框,所述转动框上设有固定座和第一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上均贯穿设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从动轮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柱的内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设有第二检测器,所述检测台的内部设有第二双轴电机,所述第二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带均焊接有第二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均贯穿设有第二主动轮,且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共同套设有第二传动带,所述检测台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电动滑轨,所述第一电动滑轨上设有第一检测器,所述检测台的上表面还对称设有两个第二电动滑轨,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滑轨上分别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且第一传动带位于相对应第一通孔上。
优选地,所述检测台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且第二传动带位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开设有第三通孔,且第一传动带位于相对应的第三通孔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端开设有第四通孔,且第二传动带位于相对应的第四通孔上。
优选地,所述检测台的下表面对称设有多个减震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昇众鑫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昇众鑫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63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力矩传感器的功率计量装置
- 下一篇:施力结构及施力测试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