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动力系统和抑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7321.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8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程磊;单龙;温玉霜;朱邦龙;程琳;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21/04 | 分类号: | F15B21/04;F01P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师晓芳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装置 动力系统 散热腔 液压系统 液压油 散热 本实用新型 冷却液 壳体 抑尘 集成化设计 散热需求 设置独立 发动机 节约 维护 | ||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动力系统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装置壳体,所述散热装置壳体包括:
液压油散热腔(6C),用于对所述动力系统的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进行散热;
冷却液散热腔(6A),用于对所述动力系统的发动机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所述液压油散热腔(6C)和所述冷却液散热腔(6A)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散热腔(6C)具有用于与所述液压系统的回油连接的液压油入口(6C1)、用于与液压油箱连接的液压油出口(6C2)以及设置于所述液压油入口(6C1)和所述液压油出口(6C2)之间的液压油散热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入口(6C1)位于所述液压油出口(6C2)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散热腔(6A)具有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和设置于所述冷却液进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之间的冷却液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壳体还包括:
气体散热腔(6B),用于对增压器输出的气体进行散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散热腔(6B)与所述液压油散热腔(6C)呈上下布置且均位于所述冷却液散热腔(6A)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壳体包括外壳(61)设置于所述外壳(61)内的隔板(62),所述隔板(62)用于分隔所述外壳(61)的内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壳体一侧的吹风装置。
10.一种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液压系统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
11.一种抑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73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控液压站
- 下一篇:一种采用不锈钢材料的油冷却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