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针刺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9093.2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6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尧利;栗瑞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接收器 固定夹具 针刺 钢针 驱动装置 遥控器 控制驱动装置 电池针刺 发送控制 控制装置 排风组件 实验装置 检测试验设备 本实用新型 驱动 安全隐患 电池固定 控制信号 箱体内部 组件包括 组件设置 后面板 操控 穿入 底端 启停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针刺实验装置,包括箱体、针刺组件、固定夹具、排风组件和控制装置;固定夹具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底端,针刺组件设置在固定夹具的上方,排风组件设置在箱体的后面板上;针刺组件包括钢针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钢针做直线运动,且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接收器和遥控器,控制接收器与驱动装置连接,遥控器通过发送控制信号至控制接收器,控制接收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当进行针刺实验时,将待测电池固定在固定夹具上,通过一定距离用遥控器发送控制信号给控制接收器,进而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钢针穿入待测电池内,避免了人工直接在箱体上操控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针刺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技术参数。针对电池的安全性,其中一项测试为针刺检测。为模拟电池在遭受针刺时的情形,一般采用具有不同直径的刺针,以一定的速率穿透电池或刺穿电池的一半,观察电池是否出现起火、爆炸或者漏液等情况。
现有的针刺装置,在箱体内放置待测电池后,通过箱体上的按钮控制气缸驱动针头穿入电池内,但是这种设备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因为如果电池爆炸,那么电池爆炸产生的威力会非常大,很容易炸伤测试人员,无法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并且电池在盒体内部无限位装置,很容易滚动,导致测试无法进行或测试数据不准确,存在操作性差,测试效率低下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针刺实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针刺实验装置,包括箱体、针刺组件、固定夹具、排风组件和控制装置;
所述固定夹具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底端,所述针刺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夹具的上方,所述排风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后面板上;
所述针刺组件包括钢针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钢针做直线运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停,且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接收器和遥控器,所述控制接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遥控器通过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接收器,所述控制接收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针刺实验装置还包括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摄像头和抗爆玻璃罩;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侧顶部,所述抗爆玻璃罩罩设在所述摄像头上,所述摄像头用于监控所述箱体内待测电池的变化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后面板上的排风口和吸风风扇,所述吸风风扇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排风口与排风管道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防爆层,以使所述箱体内形成防爆腔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灭火组件,所述灭火组件包括传感器和喷射器,所述喷射器与所述箱体外侧的灭火介质管相连通,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喷射器相连接,用于通过对起火的感应检测控制所述喷射器的开启,同时所述喷射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喷射器的关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具包括支撑座、导向杆和压板;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板上,所述导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相对的两侧处,所述压板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上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压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钢针对应设置,待测电池被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压板压在待测电池上,通过锁紧螺钉与连接孔连接将所述压板压紧所述待测电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过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9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恒温测试箱及电池恒温测试设备
- 下一篇:异常检测电路和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