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动平衡润滑油回油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9780.4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4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韩宏升;韩金虎;杨杰;赵彬;殷建新;马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9/06 | 分类号: | F16N39/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吴风江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动平衡 回油路 进油路 滤油机 轴承 润滑油回油 循环装置 轴承箱 右部 不锈钢管道 套装油管 控制阀 加热 本实用新型 润滑油加热 加热升温 流动循环 热能损耗 循环加热 自行控制 润滑油 集装 始端 尾端 油温 左部 油箱 调控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动平衡润滑油回油循环装置,不锈钢管道、控制阀、轴承、进油路、回油路、滤油机、轴承箱和套装油管,所述不锈钢管道的上部设置有进油路,所述进油路的左部连接有滤油机,所述滤油机的下部设置有回油路,所述滤油机的右部设置有轴承箱,所述轴承箱的右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右部设置有套装油管,所述轴承的下部设置有集装油箱,高速动平衡润滑油回油循环装置,高速动平衡进油路的尾端和回油路始端连接一管道,需要润滑油加热升温时打开控制阀,使润滑油在管路内流动循环加热,减少加热时间,可以进行循环加热,时间可以自由调控,加热升温迅速,节省工时,并且回油路可以根据油温自行控制,减少热能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油循环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速动平衡润滑油回油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管道循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润滑油系统及保安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油中微粒会造成滑阀卡涩,大的微粒会造成控制油口堵塞,轴瓦磨损,油循环的目的是采用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清除可能进入油系统的有害物质,另一个目的是可以检验系统管路和相关设备是否安装正确,防止运行中出现意外发生,高速动平衡润滑油使用温度40-48℃,每次做动平衡前都要对润滑油箱进行加热约1h左右,并且油箱至管道内油还会使温度降低,传统的由于管道加热时用橡胶软管进行连接,连接时较繁琐,导致各零件之间的油压气压会高低不一,采用橡胶软管进行加热,加热时间过长,并且回油时无法进行控制。
一种高速动平衡润滑油回油循环装置的出现使润滑油在管路内流动循环加热,减少加热时间,可以进行循环控制。但是传统阶段的回油循环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加热时用橡胶软管进行连接,连接时较繁琐,加热时间过长,并且回油时无法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动平衡润滑油回油循环装置,以解决传统技术中加热时用橡胶软管进行连接,连接时较繁琐,加热时间过长,并且回油时无法进行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动平衡润滑油回油循环装置,包括不锈钢管道、控制阀、轴承、集装油箱、进油路、回油路、滤油机、轴承箱和套装油管,所述不锈钢管道的上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不锈钢管道的上部设置有进油路,所述进油路的左部连接有滤油机,所述滤油机的下部设置有回油路,所述滤油机的右部设置有轴承箱,所述轴承箱的右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右部设置有套装油管,所述轴承的下部设置有集装油箱。
优选的,所述轴承箱和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装油管和进油路法兰连接,套装油管和回油路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装油箱和回油路采用密封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滤油机,选择好的润滑油不但有利于提机械的可靠性,而且对空调系统的性能也有很大提高,润滑油选择的标准很多,站在利于回油的角度来讲,要求润滑油在低温情况下有很好的流动特性,因此需要选择倾点低,避免在低温情况产生黏附,设置有控制阀,高速动平衡进油路的尾端和回油路始端连接一管道,管道中间加控制阀,需要润滑油加热升温时打开控制阀,油站开启,使润滑油在管路内流动循环加热,减少加热时间,可以进行循环加热,时间可以自由调控,加热升温迅速,节省工时,并且回油路可以根据油温自行控制,操作简单、快捷,减少热能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滤油机、2-轴承箱、3-轴承、4-进油路、5-套装油管、6-集装油箱、7-回油路、8-控制阀、9-不锈钢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97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