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门把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0375.4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池根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盛世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仲晖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底板 把手盖板 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 门把手装置 门把手 卡梁 安装定位 卡槽配合 受力部件 中间设置 长条形 卡槽卡 门板 卡槽 卡接 内腔 拆卸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装置,包括固定在门板上的把手底板和卡接在把手底板上的把手盖板,把手盖板和把手底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把手盖板与把手底板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设有卡槽,把手盖板和把手底板上均设有与卡槽配合的长条形的卡梁,卡梁的一端固定在把手盖板或者把手底板上,另一端与卡槽卡接。本实用新型在门把手的内腔中间设置连接板,使门把手的安装定位不集中在把手盖板和把手底板的周边,拆卸时向外拽动把手盖板,使卡梁从连接板的卡槽内脱离,由于受力部件在内腔中的连接板上,因此不会造成把手盖板和把手底板的外观白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开发设计中,门把手盖板与门护板的安装定位一般是集中在门护板与门把手盖板的周边,且一般利用门把手盖板本身的结构进行卡接,这样往往导致拆卸过程中门把手盖板周边卡子由于强变形导致门把手盖板的外观白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装置,安装和拆卸方便,拆卸过程中不影响门把手的外观,降低门把手盖板在拆装中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装置,包括固定在门板上的把手底板和卡接在把手底板上的把手盖板,把手盖板和把手底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把手盖板与把手底板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设有卡槽,把手盖板和把手底板上均设有与卡槽配合的长条形的卡梁,卡梁的一端固定在把手盖板或者把手底板上,另一端与卡槽卡接。
优选地,卡槽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左右两侧的卡槽的开口分别相对于把手底板和把手盖板设置,卡槽内设有齿状凹槽,卡梁的一端设有与齿状凹槽匹配的齿状的凸起部,卡梁通过凸起部滑入齿状凹槽内与连接板连接。
优选地,齿状凹槽与卡梁背离凸起部的一侧之间设有卡接空隙。
优选地,把手底板和把手盖板的一端设有端部盖板,端部盖板上设有带螺纹孔的连接柱,连接柱内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螺钉,连接板的一端伸入螺纹孔内,螺钉与连接板的端部抵接;螺钉可在连接柱内旋进或者旋出以压紧连接板或者松开连接板,连接板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在把手底板或者把手盖板上。
优选地,螺钉为平尾沉头十字螺钉。
优选地,连接柱内还设有弹簧,弹簧一端连接螺钉,另一端连接连接板。
优选地,左侧卡槽和右侧卡槽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门把手的内腔中间设置连接板,使门把手的安装定位不集中在把手盖板和把手底板的周边,把手盖板和把手底板连接牢固,拆卸时向外拽动把手盖板,使卡梁从连接板的卡槽内脱离,由于受力部件在内腔中的连接板上,因此不会造成把手盖板和把手底板的外观白印。齿状凹槽和齿状的凸起部具有倾斜的卡接面,可使卡梁的一端顺畅地滑入卡槽内,实现把手底板和把手盖板快速卡接和拆卸。
2、端部盖板上设有带螺纹孔的连接柱,连接柱内设有螺钉,螺钉可在连接柱内旋进以压紧连接板,从而使卡梁脱离卡槽,可快速拆卸门把手,省时省力,拆卸过程中不损坏把手的零部件,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旋松螺钉后,连接板相对于卡梁向上方恢复形变,使卡梁与连接板的卡槽牢固地卡接,安装与拆卸的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盛世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盛世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03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拉手缓冲结构
- 下一篇:新型车门内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