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火填料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4266.X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7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吴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00 | 分类号: | B01F13/00;B05C17/0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剂 液剂 耐火填料 包装管 电缆筒 本实用新型 混合装置 送料装置 驱动 滑动配合 内部相通 出料嘴 活塞片 内混合 注浆嘴 出料 等长 端盖 灌入 浆料 紧实 贴合 开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耐火填料混合装置,它包含一个包装管(a)和一个驱动包装管(a)同步出料的送料装置;所述包装管(a)包含等长的粉剂管(1)和液剂管(2),所述粉剂管(1)与液剂管(2)之间相互连接成一体;所述粉剂管(1)与液剂管(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贴合其内壁紧密滑动配合的活塞片(3),所述粉剂管(1)的端部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粉剂出料嘴(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开封后直接通过在送料装置的驱动下将粉剂和液剂构在端盖内混合成最佳的比例,同时注浆嘴可直接与电缆筒对接,将混合后的浆料直接灌入电缆筒内,中间几乎没有间隔的时间,提高了耐火填料在电缆筒内的紧实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耐火填料相关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耐火填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DMT耐火填料由A组份(粉剂)和B组份(液剂)在施工现场按3:2的比例混合后形成,然后借助注浆设备将DMT耐火填料注入到电缆筒内的电缆间隙中,在填料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A组份与B组份按比例的混合,还有就是混合后时间的把控上,由于A组份与B组份从混合后就开始产生膨胀反应,因此要求在混合后的半小时之内必须完成浆料的灌注工作,而现有的A组份与B组份大多采用的是分开式的包装结构,因此从按比例混合再到灌入到注浆设备内最后在进行灌注工作中间间隔着好几道工序,对于半小时的时间要求往往非常的紧凑,且在外耽搁的时间越长注入的耐火填料的质量也就越差,因此如何优化混料和注浆等工序就成为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耐火填料混合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一个包装管a和一个驱动包装管a同步出料的送料装置;
所述包装管a包含等长的粉剂管1和液剂管2,所述粉剂管1与液剂管2之间相互连接成一体;
所述粉剂管1与液剂管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贴合其内壁紧密滑动配合的活塞片3,所述粉剂管1的端部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粉剂出料嘴11,所述液剂管2的端部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液剂出料嘴21,所述包装管a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外螺纹管5,所述粉剂出料嘴11与液剂出料嘴21均位于外螺纹管5内,所述外螺纹管5的外部设置有一个可以与其旋接配合的端盖6,该端盖6的设置有供混合后浆料通过的注浆嘴7,所述粉剂出料嘴11的直径略大于液剂出料嘴21的直径,所述粉剂管1直径略大于液剂管2的直径;
所述的送料装置包含一个用于固定包装管a的定位套4,所述定位套4整体为长方形结构,其上顶面处开设有一个供包装管a间隙插入的槽,该槽的一端开设有供端盖6间隙通过的滑槽41,所述定位套4的端部安装有一个助推器8,该助推器8上的驱动轴9的端部安装有一个驱动板13,该驱动板1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轴杆10,所述轴杆10的端部分别延伸至粉剂管1或液剂管2内与压板12固定连接,所述的分别压板12置于粉剂管1和液剂管2内。
所述端盖6的内侧面处为弧形结构。
所述粉剂出料嘴11与液剂出料嘴21的直径比为当活塞片3同时向内挤压运动同一距离时,挤出的粉剂和液剂比例正好为3:2。
所述粉剂管1与液剂管2的直径比为3:2。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开封后直接通过在送料装置的驱动下将粉剂和液剂构在端盖内混合成最佳的比例,同时注浆嘴可直接与电缆筒对接,将混合后的浆料直接灌入电缆筒内,中间几乎没有间隔的时间,提高了耐火填料在电缆筒内的紧实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4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材料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体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