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事故人员逃生和救援的两轴运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4279.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1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李健朝;李柯馨;宋建瓴;任忠平;曹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星光凯明动感仿真模拟器中心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框架 内舱 伺服电机组件 轴承座 车辆事故 传动组件 连接轴孔 两轴运动 舱体 笼骨 逃生 运动仿真训练设备 本实用新型 救援 顶部安装 端面框架 仿真模拟 复合运动 连接支架 连接转盘 模拟设备 内传动轴 运动仿真 转盘轴承 下平台 支架 转盘 转动 | ||
车辆事故人员逃生和救援的两轴运动平台,属于运动仿真、模拟设备及运动仿真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外框架连接转盘轴承座、内舱,外框架的一侧框架有X向连接轴孔,外框架的一侧端面框架有Y向连接轴孔,下平台的两侧分别连接支架,一侧支架的顶部安装X向轴伺服电机组件,X向轴伺服电机组件中有传动组件。转盘轴承与转盘轴承座连接,内舱安装在外框架中,外框架通过X向轴承座内传动轴连接X向轴伺服电机组件及传动组件,内舱的舱体以笼骨为框架,内舱的笼骨强化舱体刚度。本实用新型实现沿X轴、Y轴的转动,同时又能进行复合运动的仿真模拟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事故人员逃生和救援的两轴运动平台,属于运动仿真、模拟设备及运动仿真训练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事故人员逃生和救援训练的两轴运动平台是一种根据不同路况、不同车型以及其它动态条件下的仿真模拟装置,适用于陆、海、空军、炮兵、装甲兵、火箭军等部队的运输车辆及特种车辆在战时、出现事故时的人员逃生和救援模拟训练。纵观国内,传统的模拟平台有两自由度、四自由度、三自由度、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而六自由度平台结构庞大且利用率低;三自由度运动平台高频运动时稳定性差,达不到模拟训练的逼真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辆事故人员逃生和救援的两轴运动平台。
车辆事故人员逃生和救援的两轴运动平台,外框架连接转盘轴承座、内舱,外框架的一侧框架有X向连接轴孔,外框架的一侧端面框架有Y向连接轴孔,下平台的两侧分别连接支架,一侧支架的顶部安装X向轴伺服电机组件,X向轴伺服电机组件中有传动组件,转盘轴承与转盘轴承座连接,内舱安装在外框架中,外框架通过X向轴承座内传动轴连接X向轴伺服电机组件及传动组件,内舱的舱体以笼骨为框架,内舱的笼骨强化舱体刚度,内舱的一端连接Y向轴承座,Y向轴承座连接外框架,内舱的另一侧经转盘轴承及轴承座与外框架相连。X向轴伺服电机组件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经传动组件连接传动轴,传动轴穿过X向轴承支座经支撑孔与外框架固连,另一侧轴穿过X向轴承座轴孔与外框架的框架连接并支撑在外框架另一侧。内舱的一侧端面有连接轴,通过连接轴和Y向轴承座与Y向轴伺服电机组件连接,Y向轴伺服电机组件,通过Y向轴承座连接内舱的转轴。
X轴、Y轴运动平台能够实现沿X轴、Y轴的转动,同时又能进行复合运动。
伺服电机安装于可调整安装基座,伺服电机轴承支座的与运动平台运动坐标系X、Y轴同心或垂直。
内舱一端通过传动轴及轴承与y向伺服电机相连,内舱另一端通过转盘轴承与外框架相连并起到支撑作用,转盘轴承座内环与内舱连接,外框架与转盘轴承外环连接。
外框架为钢板拼焊而成,并设置有加强筋板。
车辆事故人员逃生和救援的两轴复合运动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实现沿X轴、Y轴的转动,同时又能进行复合运动,两轴运动分别按要求的角度摆动,做双向360°无限连续的滚转及复合摇摆和滚转,且无运动干涉,通过设定程序停止在某一角度或通过电机制动实现急停,控制方式为预制状态、手动实时随动控制、计算机视景实时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两轴运动平台,可以实现沿X轴、Y轴的转动,同时又能进行复合运动的仿真模拟平台。与以往传统的平台不同的是,该运动平台结构非常紧凑,两轴运动可分别按要求的角度摆动,也可做双向360°无限连续的滚转及复合摇摆和滚转,且无运动干涉,并可按设定程序停止在某一角度或通过电机制动实现急停,控制方式为预制状态、手动实时随动控制、计算机视景实时控制等,运动控制准确稳定、安全可靠,能真实达到模拟训练的效果,特别适用于陆、海、空军、炮兵、装甲兵、火箭军等部队的运输、保障、救护车辆及特种战斗车辆出现战时、事故时的人员逃生和救援模拟训练。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星光凯明动感仿真模拟器中心,未经北京市星光凯明动感仿真模拟器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4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科学信息展示牌
- 下一篇:一种基于冷光技术的多媒体楼宇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