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方进料垃圾破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5545.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7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应超;谢艳;李林华;胡俊;宋凯;李志刚;孙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昊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2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钟作亮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辊 侧方 料斗 破碎机 破碎 本实用新型 垃圾破碎机 扭矩传感器 开口方向 驱动装置 进料口 料箱 废金属 金属缠绕 企业生产 使用寿命 从设备 大件 驱动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方进料垃圾破碎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破料箱、料斗和驱动装置,所述的破料箱内设置有一对刀辊,所述的一对刀辊由两个驱动装置各自驱动,所述料斗设置在破料箱的侧方,所述的料斗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机体的正面;所述的刀辊连接有扭矩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料斗的开口方向设置在机体的侧面,破碎时,只需将对大件废金属直接从设备的侧方投入到两刀辊的中间,即可进行破碎。此外,刀辊连接有扭矩传感器,能防止金属缠绕导致破碎运行超负荷的情况出现,延长破碎机的使用寿命。此破碎机操作方便,可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破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方进料垃圾破碎机。
背景技术
废钢、废铜板等金属的回收利用,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循环利用等优点,其影响将越来越大。废金属的回收利用需要先将废金属破碎经筛选后回炉重熔利用。废金属粉碎需要用到金属粉碎机,金属粉碎机一般采用双轴或单轴低速转动,利用破碎箱内的刀盘对物料进行切、割、撕、拉,从而使废金属破碎。但普通的金属破碎机的料斗均设置在破碎箱的顶部,因料斗的进料口较高,在破碎如铁板、铜板等大件废金属时,需用吊车或者大型的皮带输送设备等辅助设备将大件废金属输送至料斗,辅助设备占地面积大,操作不便,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此外,在破碎如铁板、铜板等大件金属过程中,存在金属缠绕造成破碎效果差、破碎运行超负荷,且经常出现卡涩以及较高的故障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侧方进料、且能防止金属缠绕破碎运行超负荷的情况出现的垃圾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方进料垃圾破碎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破料箱、料斗和驱动装置,所述的破料箱内设置有一对刀辊,所述的一对刀辊由两个驱动装置各自驱动,所述料斗设置在破料箱的侧方,所述的料斗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机体的正面;所述的刀辊连接有扭矩传感器。
所述破料箱在刀辊下方设置有集料部,所述的刀辊与集料部之间设置有防止卡料的挡板。
所述料斗与破料箱的底部连接处内侧设置有挡杆。
所述的一对刀辊为纵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料斗的开口方向设置在机体的侧面,破碎时,只需将对大件废金属直接从设备的侧方投入到两刀辊的中间,即可进行破碎。此外,刀辊连接有扭矩传感器,能防止金属缠绕导致破碎运行超负荷的情况出现,延长破碎机的使用寿命。此破碎机操作方便,可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
1-机体、2-破料箱、21-集料部、211-挡板、212-挡杆、3-料斗、31-进料口、4-驱动装置、5-刀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加深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
参照图1-4,一种侧方进料垃圾破碎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包括破料箱2、料斗3和驱动装置4,所述的破料箱2内设置有一对刀辊5,所述的一对刀辊5为纵向排列。所述的一对刀辊5由两个驱动装置4各自驱动,两刀辊5上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为螺旋排布,是物料受力均匀,达到高效撕碎的效果。所述料斗3设置在破料箱2的侧方,所述的料斗3设置有进料口31,所述的进料口31的开口方向朝向机体1的正面。破碎时,只需将对大件废金属直接从设备的侧方投入到两刀辊5的中间,即可进行破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昊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昊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5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