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防摔保护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6754.4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8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俊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629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手机壳 掉落 腔体 保护壳 防摔 椭圆形结构 缓冲垫板 弹簧 减小 冲撞 指环 半密封状态 本实用新型 缓冲作用 内部设置 单孔 内置 受力 损伤 概率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防摔保护壳,该种手机防摔保护壳,手机壳本体为椭圆形结构,在手机掉落的时,椭圆形结构的手机壳有利于均匀分散受到的压力,减小了手机的损伤;且手机壳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为半密封状态,腔体的一面与手机壳的形成一个主体,在手机掉落时,腔体通过本身的特性,吸收一定的力,减小冲撞力;手机壳的后端设置有三指指环,比单孔指环更舒服的使用,减少手机失手掉落的概率;内置手机凹槽上,设置有缓冲垫板,缓冲垫板下设置有弹簧,利用弹簧的特性,在手机掉落时,卸掉一部分冲撞力;多角度对手机受力起到缓冲作用,保护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机防摔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进而手机成了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套借着移动电话瘦身的契机开始盛行。其种类也随着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按质地分有皮革,硅胶,布料,硬塑,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别,而按机型分则有直板与翻盖的区别。手机套发展到现在,已不再是单纯的实用商品。随着手机在年轻群落中的普及,手机套生产商推出了许多做工更为精良,色彩图案更加别致的产品。手机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每个人的必需品,但大多数的手机不防摔,很多人都有由于手机不小心掉在地而导致手机屏幕摔碎或摔裂的经历。而现有的手机壳不能保护手机屏幕被摔碎或摔裂,给使用者带来一些不便。使用者即使为手机套上手机壳或手机套,手机屏幕被摔坏的事情仍然屡见不鲜,正是因为传统的手机壳更侧重于防磨功能,而防摔功能不够强大的原因。由于价格昂贵的手机不可避免的跌落破损不断地困扰着人们,因此,如何研发手机防摔保护外壳,起到防摔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手机防摔保护壳来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防摔保护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防摔保护壳,包括手机壳本体、上腔体、音量按键、摄像头放置孔、右腔体、缓冲垫板、充电线放置槽、下腔体、音乐线放置槽、吊环、长方形卡边、缓冲垫、内置手机凹槽、左腔体、指环、指环座和弹簧,所述手机壳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吊环,所述内置手机凹槽设置手机壳本体的内部,所述内置手机凹槽上设置有摄像头放置孔,所述内置手机凹槽的顶部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上方设置有长方形卡边,所述内置手机凹槽的一侧设置有音量按键,所述弹簧设置在内置手机凹槽上,所述弹簧上设置有缓冲垫板,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指环座,所述指环座的底端设置有指环,所述内置手机凹槽设置有充电线放置槽,所述充电线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音乐线放置槽,所述上腔体设置在手机壳本体的内部,所述上腔体的底端设置右腔体,所述右腔体的底端设置有下腔体,所述下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左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指环旋转连接于指环座上,且指环有三个指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腔体、下腔体、右腔体、左腔体与手机壳本体固定连接,且上腔体、下腔体、右腔体、左腔体的上设置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壳本体为椭圆形结构,且手机壳本体的一周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设置在内置手机凹槽上,且弹簧分别设置在内置手机凹槽的四周。
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外壁涂覆有防水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手机防摔保护壳,手机壳本体为椭圆形结构,在手机掉落的时,椭圆形结构的手机壳有利于均匀分散受到的压力,减小了手机的损伤;且手机壳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为半密封状态,腔体的一面与手机壳的形成一个主体,在手机掉落时,腔体通过本身的特性,吸收一定的力,减小冲撞力;手机壳的后端设置有三指指环,比单孔指环更舒服的使用,减少手机失手掉落的概率;内置手机凹槽上,设置有缓冲垫板,缓冲垫板下设置有弹簧,利用弹簧的特性,在手机掉落时,卸掉一部分冲撞力;多角度对手机受力起到缓冲作用,保护手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俊,未经孙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67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码电子产品外接接头装置
- 下一篇:电子产品保护套之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