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携式采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8300.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5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旭;唐茜;杨纯婧;王正阳;胡灿;刘双红;谭小琴;范虹利;周斌;黄嘉城;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箱 收割 便携式采茶机 集叶袋 底板 出风管 采茶 刀片 连通 通风管 电机 茶叶 茶叶采摘 刀片切割 电机带动 固定相连 左右侧壁 左右两侧 吹气管 障碍物 出风 腔内 切割 指向 相通 携带 阻碍 | ||
一种新型便携式采茶机,包括电机、第一送风箱、第二送风箱和收割腔;第一送风箱和第二送风箱分别设置在收割腔的左右两侧,电机设置在第一送风箱的另一侧并与第一送风箱固定相连,收割腔前后相通,收割腔的下方设有底板,底板前侧设有刀片,刀片由电机带动来回切割;收割腔的后方连接有集叶袋,第一送风箱和第二送风箱通过通风管连通,收割腔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与第一送风箱和第二送风箱连通的出风管,出风管的出风方向从收割腔内倾斜指向集叶袋。本一种新型便携式采茶机在采茶时刀片切割茶叶,将茶叶采摘下来,再通过内部气流将茶叶吹进集叶袋内,避免了障碍物将吹气管阻碍而影响采茶机工作的问题。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携带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采集设备,具体是一种新型便携式采茶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已经融入进了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不管是上班工作或是休闲娱乐都会有饮茶的习惯。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茶,所以茶的供应量也随之变大。制茶工艺的流程十分复杂,而茶叶的采集则是制茶工艺最开始的环节,采茶的快慢很大程度的影响着茶叶的供应速度。起初作业人员都采用人工采集的方法采摘茶叶,一种是通过纯手工的采集,另一种是通过小工具进行茶叶的采集,这样的人工采集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并且茶农在长期的人工采茶工程中还会给手造成很大的磨损,影响着很多作业人员的健康。
随着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部分人员开始尝试通过机械来采集茶叶,采茶机就此问世,人们纷纷使用采茶机对茶叶进行采集,以提升工作效率。但是现有的采茶机吹气管都从前方吹气将茶叶吹入集叶袋中,并且比较笨重,不方便操作,很多都需要多人协同作业。在前方有障碍物时,存在障碍物将吹气管阻碍影响采茶机工作的情况,为了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采茶效率,需要研制一种携带便利,操作简单的采茶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采茶机,以解决传统采茶机在采茶时前方出现障碍物而阻碍到设置在采茶机前段的吹气管的运动,而由于吹气管被阻碍影响采茶机工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便携式采茶机,包括电机、第一送风箱、第二送风箱和收割腔,所述第一送风箱和第二送风箱分别设置在收割腔的左右两侧,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一送风箱的另一侧并与第一送风箱固定相连,所述收割腔前后相通,所述收割腔的下方设有底板,底板前侧设有刀片,所述刀片由电机带动来回切割;
所述收割腔的后方连接有集叶袋,所述第一送风箱和第二送风箱通过通风管连通,所述收割腔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与第一送风箱和第二送风箱连通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出风方向从收割腔内倾斜指向集叶袋。
优选的,所述底板向集叶袋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机连接有蓄电池,并在电机上设有开关。
优选的,所述刀片为锯齿刀片。
优选的,所述电机外壳设有散热窗口,散热窗口上设有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收割腔的顶部和电机的侧面均设有手提把,所述手提把套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收割腔的顶部设有肩带,肩带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送风箱和第二送风箱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出风管有两根以上,均匀排布在收割腔的左右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一种新型便携式采茶机在采茶时刀片切割茶叶,将茶叶采摘下来,再通过内部气流将茶叶吹进集叶袋内,避免了障碍物将吹气管阻碍而影响采茶机工作的问题。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易携带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便携式采茶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8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