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裂缝变化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8435.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9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洪利;王佳慧;高强;姚振静;韩智明;李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防灾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7/00 | 分类号: | G0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康信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5 | 代理人: | 李建国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簧片 变化检测装置 壳体 裂缝 本实用新型 尖锐端 连接壳体 整体空间 两侧面 应变片 贴合 平行 并列 占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裂缝变化检测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两个弹性簧片,各所述弹性簧片的两侧面各贴合有一应变片,两个所述弹性簧片呈V形布置,两个所述弹性簧片以V形的尖锐端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裂缝变化检测装置,两个弹性簧片呈V形布置且以V形的尖锐端连接壳体,相对并列平行的两个弹性簧片,占据的整体空间更小,壳体的尺寸也更小,使用更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裂缝变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内部损伤达到危险程度的集中体现,裂缝的产生和扩展会直接破坏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对裂缝的监测是混凝土结构健康状况评估的有效方法,现有技术中对混凝土结构的已有裂缝(如桥梁、桥墩裂缝等)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变化的测量一般通过裂缝计测量。
授权公告号为CN2881604Y,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3月21日,专利权人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和杨学山,名称为《裂缝计》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横梁,横梁的两侧各安装有一弹簧片,每个弹簧片上各粘结有一应变片。使用时,通过弹簧片的变形使得应变片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测量出裂缝尺寸的变化。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横梁的尺寸较大,使得裂缝计的整体尺寸较大,结构不够紧凑,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裂缝变化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裂缝变化检测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两个弹性簧片,各所述弹性簧片的两侧面各贴合有一应变片,两个所述弹性簧片呈V形布置,两个所述弹性簧片以V形的尖锐端连接于所述壳体上。
上述的裂缝变化检测装置,所述弹性簧片上背离所述壳体的一端的外侧面上连接有凹凸结构。
上述的裂缝变化检测装置,所述凹凸结构为滚花钢板。
上述的裂缝变化检测装置,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卷轮,两个所述弹性簧片的端部夹于两个所述卷轮之间。
上述的裂缝变化检测装置,两个所述弹性簧片的端部与两个所述卷轮一一对应卷绕。
上述的裂缝变化检测装置,所述壳体上设置可插接的有电接头,所述电接头与各所述应变片电连接。
上述的裂缝变化检测装置,所述电接头为USB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裂缝变化检测装置,两个弹性簧片呈V形布置且以V形的尖锐端连接壳体,相对并列平行的两个弹性簧片,占据的整体空间更小,壳体的尺寸也更小,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裂缝变化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裂缝变化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USB接口;3、弹性簧片;4、应变片;5、凹凸结构;6、卷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防灾科技学院,未经防灾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8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