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紧急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9902.8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6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圣冠;徐委华;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7/10 | 分类号: | B61K7/1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急制动装置 轨道车辆 控制器 紧急制动 轨道 钢轨 本实用新型 电磁制动器 信号接收器 制动信号 容腔 制动 信号发射器 安全稳定 轨道设备 上端 发射 传递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紧急制动装置,包括钢轨,钢轨内部设有容腔,容腔内部设有轨道紧急制动装置,轨道紧急制动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上端设有电磁制动器,控制器两端分别连接有信号接收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紧急制动装置,在轨道车辆需要紧急制动时,轨道车辆上通过信号发射器将制动信号发射出去,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制动信号后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电磁制动器对轨道车辆进行制动,该装置置于钢轨内部,安全稳定,同时在轨道车辆紧急制动时能够起到紧急制动的作用,保证了轨道车辆能够更快更稳定的制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紧急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轨道车辆制动控制精度和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的轨道车辆自带制动系统,然而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自身的制动系统往往无法达到又快有准确的制动效果,紧急制动效果比较差,面对突发状况或者是内部设备损坏问题都不能很好的起到紧急制动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轨道车辆紧急制动效果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紧急制动装置,在轨道车辆需要紧急制动时,轨道车辆上通过信号发射器将制动信号发射出去,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制动信号后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电磁制动器对轨道车辆进行制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紧急制动装置,包括钢轨,所述钢轨内部设有轨道紧急制动装置,所述轨道紧急制动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端设有电磁制动器,所述控制器两端分别连接有信号接收器。
进一步的,包括钢轨内部设有用于固定轨道紧急制动装置的容腔。
进一步的,包括电磁制动器与钢轨容腔内壁之间设有缓冲棉。
进一步的,包括钢轨内部底端两侧设有用于固定信号接收器的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紧急制动装置,该装置置于钢轨内部,安全稳定,在轨道车辆自身制动系统紧急制动效果不足时能够起到二重紧急制动的作用,保证了轨道车辆能够更快更稳定的制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轨,2.轨道紧急制动装置,3.控制器,4.电磁制动器,5.信号接收器,6.容腔,7.缓冲棉,8.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轨道紧急制动装置,包括钢轨1,所述钢轨1内部设有轨道紧急制动装置2,所述轨道紧急制动装置2包括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上端设有电磁制动器4,所述控制器3两端分别连接有信号接收器5。
使用时,轨道车辆出现紧急事故需要紧急制动时,当轨道车辆自身制动系统无法满足紧急制动效果时,轨道车辆上通过信号发射器将制动信号发射出去,轨道车辆下方钢轨1内的轨道紧急制动装置2通过信号接收器5接收到制动信号后传递给控制器3,控制器3启动电磁制动器4对轨道车辆进行二重制动。钢轨内部均匀间隔的排布有轨道紧急制动装置。
如图1所示,钢轨1内部设有用于固定轨道紧急制动装置2的容腔6。电磁制动器4与钢轨1容腔6内壁之间设有缓冲棉7。钢轨1内部底端两侧设有用于固定信号接收器5的固定槽8。将轨道紧急制动装置2固定在钢轨容腔6内部,同时通过缓冲棉7进行保护,给轨道紧急制动装置2营造稳定的环境外还保障了轨道紧急制动装置2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例1:钢轨内部均匀间隔放置轨道紧急制动装置2,在需要二重制动时,操控信号发射器进行控制,在信号发射器辐射范围内的紧急制动装置2均接受到信号,进而紧急制动装置2内部的电磁制动器4在控制器3的控制下对轨道车辆进行制动,进而完成二重紧急制动。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99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