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封度的打刀缸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1632.4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5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胡昌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铁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缸 软质密封 打刀缸 液压缸 套筒 高密封度 液压腔 油缸 本实用新型 加工零部件 零部件加工 密封效果好 推动液压缸 密封连接 摩擦损耗 气缸活塞 填充空间 故障率 加压口 密封液 内侧壁 气压腔 外侧壁 密闭 联动 内壁 气缸 填充 加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封度的打刀缸,属于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由位于上部的气压缸和位于下部的液压缸联动构成,所述气缸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油缸;所述气压缸的内侧壁设置有软质密封套筒,所述软质密封套筒与所述气压缸的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的填充空间,其内填充有密封液,所述气缸活塞的外侧壁与所述软质密封套筒形成密封连接;所述液压缸由上部的液压腔和下部的气压腔构成;所述油缸的上部设置有气相加压口,底部与所述液压缸的液压腔相连通。该打刀缸用于加工零部件,由气压缸推动液压缸下实现加压,具有密封效果好、摩擦力小、摩擦损耗少、稳定性好和故障率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高密封度的打刀缸。
背景技术
打刀缸是一种用于对锻件进行冲孔、较直、折弯、挤压成型等加工过程中的动力传递机构,其通常采用气压缸和油压缸联动实现动力传导,其中气压缸的结构决定了整个打刀缸的反应速率和操作的精准度,而液压缸的结构则决定了整个打刀缸的冲压力度和稳定性,传统的气压缸内采用提高加工精度来提高气缸活塞的密封度,并采用O型圈进行密封,气密封效果不佳,并且长时间使用后损耗较大,且通常的打刀缸仅靠气压缸和液压缸自身实现动力传递,并未与油缸相连动,增加了动力传输的成本,并且增加了油压输送的故障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刀缸用于加工零部件,由气压缸推动液压缸下实现加压,具有密封效果好、摩擦力小、摩擦损耗少、稳定性好和故障率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高密封度的打刀缸,由位于上部的气压缸和位于下部的液压缸联动构成,所述气缸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油缸;
所述气压缸分为上部的第一气腔和下部的第二气腔两个区域,所述第一气腔和所述第二气腔之间由气缸活塞密封的间隔开,所述气缸活塞在位于所述第二气腔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活塞杆,所述气缸活塞杆贯穿所述第二气腔的下部,并与贯穿的部位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气腔上开设有第一气流接口,所述第二气腔上开设有第二气流接口;所述气压缸的内侧壁设置有软质密封套筒,所述软质密封套筒与所述气压缸的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的填充空间,其内填充有密封液,所述气缸活塞的外侧壁与所述软质密封套筒形成密封连接;
密封液通常是润滑油;
所述液压缸由上部的液压腔和下部的气压腔构成,所述液压腔和所述气压腔之间设置有液压活塞,所述液压活塞的下部设置有液压活塞杆,所述液压腔的顶部设置有液相接口,所述气压腔的底部设置有气相接口,所述液压活塞杆贯穿所述气压腔的下部并与贯穿处密封连接;
所述气压缸和所述液压缸之间设置有油相入口;
所述油缸的上部设置有气相加压口,底部与所述液压缸的液压腔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气流接口与所述第一气腔之间设置有迂回的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气流接口与所述第二气腔之间设置有迂回的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气缸活塞的外侧壁为向外凸出的弧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气缸活塞的下表面为圆形的平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气缸活塞杆设置于所述气缸活塞下表面的圆心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气缸活塞杆远离所述气缸活塞的端部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
下压时,向外凸出的弧形面与油相接触时的推挤过程更加柔和,且将油相较为集中的推向中心位置,定位更准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软质密封套筒由相邻的润滑层和弹性层连接而成,其中所述润滑层与所述缸活塞的外侧壁相接触并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铁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宣城铁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16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