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花塞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2568.1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9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邵丽萍;凌永军;沈玉梅;蔡豪坤;洪洋;朱晓东;孙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T13/58 | 分类号: | H01T13/5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高压驱动装置 电流采集装置 衰减装置 主控制器 性能测试装置 电连接 采集电流信号 采集电压信号 高压脉冲信号 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火花塞点火 自动化控制 使能信号 输出端 击穿 电线 两极 直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花塞性能测试装置,特点是包括用于击穿火花塞的两极使火花塞点火的高压驱动装置、用于采集电压信号的高压衰减装置、用于采集电流信号的电流采集装置以及用于产生使能信号控制高压驱动装置产生高压脉冲信号的主控制器;火花塞的两端分别与高压驱动装置电连接,高压驱动装置与火花塞的端子之间的电线上设置高压衰减装置和电流采集装置,高压衰减装置和电流采集装置分别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高压驱动装置电连接,优点是准确直观,易于判断,成本低廉且实现自动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花塞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火花塞是发动机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部件,它工作于高温、高压、十分恶劣的环境中,是发动机的易损件之一。火花塞可以看做是汽油机的起搏器,在混合气被吸入到气缸里压缩后,必须要借助火花塞才能被点燃,从而完成做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火花塞的表现会直接影响混合气体的点燃爆发。也就是说,火花塞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工作状况。
为了使汽油机或燃气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点火系统必须具备两个功能,一是在火花塞中心电极和旁电极间产生一个脉冲电压并在其间形成火花放电;二是放电火花的能量要足够大,以使火花在可燃混合气中形成的火核足够完成物理化学过程,并扩大形成火焰。火花能量的大小对火花塞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当火花能量过大时, 容易造成火花塞电极的烧蚀,缩短火花塞使用寿命,甚至会引发早燃爆震,使发动机功率下降,机件受损;火花能量过小,则导致发动机燃烧状况恶化,降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而且使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变差。由于火花塞直接参与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能够反映发动机相关机件的故障情况,并且拆卸方便,所以可以通过测试火花塞的失火率情况来了解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公开任何关于火花塞失火率测试的相关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准确直观,易于判断,成本低廉且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火花塞性能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火花塞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用于击穿火花塞的两极使火花塞点火的高压驱动装置、用于采集电压信号的高压衰减装置、用于采集电流信号的电流采集装置以及用于产生使能信号控制所述的高压驱动装置产生高压脉冲信号的主控制器;所述的火花塞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高压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的高压驱动装置与所述的火花塞的端子之间的电线上设置所述的高压衰减装置和所述的电流采集装置,所述的高压衰减装置和所述的电流采集装置分别与所述的主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高压驱动装置电连接。
所述的高压衰减装置将采集的电压信号输入所述的主控制器,同时所述的电流采集装置将采集的电流信号输入所述的主控制器,当所述的主控制器接收的电压信号小于预设值或者电流信号小于预设值,所述的主控制器产生使能信号控制所述的高压驱动装置产生高压脉冲信号,所述的高压驱动装置击穿火花塞的两极使火花塞点火。
所述的高压驱动装置为高压点火包,所述的高压衰减装置为电压互感器,所述的电流采集装置为电流互感器。高压点火包可产生一定频率及一定电压值的高压脉冲信号,用来击穿火花塞的两极,实现点火的功能;电压互感器可将击穿火花塞高达10000~15000伏特的电压衰减下来再进行测量;采用互感方式采集电流信号,在击穿的瞬间电流的范围在0~400mA之间动态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首次公开了一种火花塞性能测试装置,具有准确直观,易于判断,成本低廉且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火花塞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2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