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俯卧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2958.9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9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敏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套 凸台 支撑架 阻挡面 固连 左端 俯卧撑 凸出的 旋转轴 上端 折叠 支杆 本实用新型 相配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俯卧撑架,包括:旋转轴;第一支撑架,该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杆、右端固连该第一连杆的下端的第一支杆、右端固连该第一连杆上端的第一旋转套,该第一旋转套的左端面上设有向左凸出的第一凸台,该第一凸台具有第一上阻挡面和第一下阻挡面;第二支撑架,该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连杆、左端固连该第二连杆的下端的第二支杆、左端固连该第二连杆的上端的第二旋转套,该第二旋转套的右端面上设有向右凸出的第二凸台,该第二凸台具有第二上阻挡面和第二下阻挡面;以及,该第一旋转套和该第二旋转套均套设在该旋转轴上;该第一凸台和该第二凸台相配。本发明的优点是:携带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俯卧撑架。
背景技术
俯卧撑是不少锻炼者极为喜好以及能够随时进行锻炼的方式。在俯卧撑练习过程中,通常使用手直接支撑地面进行俯卧运动,导致上身主要的肌肉群得不到锻炼,且增加了肌肉损伤的风险。
由此,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俯卧撑架。比如,某俯卧撑架包括握杆、三角形框架和底杆,所述的握杆两端分别设有三角形框架,在三角形框架底部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相互平行的底杆。该俯卧撑架采用等边三角形框架结构,能够使俯卧撑架具有较高的刚性和强度,不易变形,增强了稳固性,且该俯卧撑架没有凸出的边角,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使用安全方便。
然而,常见的俯卧撑架形状固定,在携带时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俯卧撑架,它具有携带较为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叠俯卧撑架,所述折叠俯卧撑架包括:
旋转轴;
第一支撑架,该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杆、右端固连该第一连杆的下端的第一支杆、右端固连该第一连杆上端的第一旋转套,该第一旋转套的左端面上设有向左凸出的第一凸台,该第一凸台具有第一上阻挡面和第一下阻挡面;
第二支撑架,该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连杆、左端固连该第二连杆的下端的第二支杆、左端固连该第二连杆的上端的第二旋转套,该第二旋转套的右端面上设有向右凸出的第二凸台,该第二凸台具有第二上阻挡面和第二下阻挡面;以及
该第一旋转套套设在该旋转轴的右部、该第二旋转套套设在该旋转轴的左部;
该第一凸台和该第二凸台相配,且当该第一支杆和该第二支杆贴合在一起时,该第一下阻挡面和该第二下阻挡面抵在一起或具有一间隙,当该第一支杆和该第二支杆分离时,该第一上阻挡面和该第二上阻挡面能够抵在一起。
所述第一旋转套和第二旋转套的外部套设有泡棉套。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携带较为方便。本发明的折叠俯卧撑架在使用时,仅需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拉开一定的间距,即可形成支撑,便于使用者进行俯卧撑锻炼;在需要携带时,仅需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贴合在一起,即可缩小该俯卧撑架的空间占用,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折叠俯卧撑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支撑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相对于图2进行了放大);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支撑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B向视图(相对于图4进行了放大);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折叠俯卧撑架在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折叠俯卧撑架在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敏,未经徐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29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膝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康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功能性军事体能训练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