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车窗开闭语音控制系统的无人巴士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5373.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9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彪;田小高;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招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50/08 | 分类号: | B60W50/08;E05F1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高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9 | 代理人: | 杨瑞;王健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车窗 巴士 底盘控制系统 语音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车窗升降器 语音控制器 整车控制器 控制系统 语音交互 车体 车厢 触摸屏控制模块 灯具控制模块 空调控制模块 喇叭控制模块 能量管理系统 胎压检测系统 转向助力系统 马达驱动器 麦克风 控制模块 模块信号 无线充电 行走系统 语音喇叭 制动系统 智能化 语音 座位 乘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车窗开闭语音控制系统的无人巴士,包括巴士车体,巴士车体上安装有整车控制器、底盘控制系统和车厢控制系统,所述底盘控制系统包括能量管理系统、行走系统、制动系统、转向助力系统和胎压检测系统,所述车厢控制系统包括灯具控制模块、喇叭控制模块、空调控制模块、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触摸屏控制模块,所述整车控制器还连接有车窗开闭语音控制器,车窗开闭语音控制器分别与多个车窗升降器的马达驱动器以及与每个车窗升降器对应的语音交互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语音交互模块上分别连接有语音喇叭和麦克风,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乘客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对应座位旁的车窗开闭,智能化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巴士语音控制车窗关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车窗开闭语音控制系统的无人巴士。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巴士,因为节能环保,且能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种交通事故,且适于在多种环境下工作,将会是汽车工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电气控制系统,是无人车的核心部件,采集路上的各种路障和交通信号,采集加速踏板信号、制动踏板信号及其他部件信号,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后,控制下层各个部件控制器的动作,驱动巴士正常行驶。
对于运行在宽旷的区域内(比如码头、工业区、景区等)的无人巴士,如何让乘坐在无人巴士内的乘客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车窗的开闭,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车窗开闭语音控制系统的无人巴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车窗开闭语音控制系统的无人巴士,包括巴士车体,巴士车体上安装有整车控制器、底盘控制系统和车厢控制系统,所述底盘控制系统包括能量管理系统、行走系统、制动系统、转向助力系统和胎压检测系统,所述车厢控制系统包括灯具控制模块、喇叭控制模块、空调控制模块、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触摸屏控制模块,所述整车控制器还连接有车窗开闭语音控制器,车窗开闭语音控制器分别与多个车窗升降器的马达驱动器以及与每个车窗升降器对应的语音交互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语音交互模块上分别连接有语音喇叭和麦克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语音交互模块包括语音合成模块、MP3 播放模块、语音识别模块以及语音唤醒模块,语音交互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车窗开闭语音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语音交互模块通过对应的音频输出模块与语音喇叭连接,语音交互模块通过对应的音频输入模块连接有麦克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音频输出模块与语音喇叭之间通过功率放大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语音交互模块采用SYN7318中文语音交互模块,所述接口模块为UART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窗升降器包括马达固定板,马达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臂,所述主动臂一端固定有齿板,主动臂另一端滑动设置在动导轨上,所述马达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齿板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入端与升降马达的输出轴端连接,升降马达的控制端与马达驱动器连接;所述主动臂上还转动连接有副臂,所述副臂一端设置在所述动导轨上,副臂另一端设置于定导轨上,所述固定板背面固定有用于将固定板安装在车窗内钣金上的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动系统包括减速电机、线控刹车装置和踏板刹车装置,所述减速电机、线控刹车装置和踏板刹车装置均连接整车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向助力系统包括转向助力电机和转角编码器,所述转向助力电机和转角编码器均连接整车控制器,所述转角编码器设于巴士车体的转向柱上和两侧车轮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招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招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5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