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底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5503.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2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跃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伸缩护板 电动汽车底盘 移动架 车盘 法兰 本实用新型 防撞墙 阻尼器 拉杆 底板 底板嵌合 顶部截面 缓冲弹簧 前驱动器 转向节臂 副车架 前车架 驱动桥 转向轴 槽口 侧方 贯入 外拉 下围 嵌入 沙石 阻隔 车轮 电机 锁定 防护 包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底盘架,其结构包括前车架、转向轴、前驱动器、伸缩护板、副车架、缓冲弹簧、驱动桥、发动机、车盘、转向节臂、车轮,所述发动机底部固定设在车盘顶部截面后方中央,所述伸缩护板由阻尼器、拉杆、底板、防撞墙、法兰、移动架组成,所述阻尼器嵌入设在移动架内部侧方截面边沿,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底盘架,通过移动架带动法兰将拉杆沿着伸缩护板向外拉出,再把底板嵌合在发动机底部下方,由法兰向下贯入与车盘下方的槽口对接,锁定整个伸缩护板包围发动机下围,这样便可通过防撞墙对发动机底部进行防护,代替发动机底部本身的支座阻隔地面沙石的冲击,防止电机底部被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汽车底盘架,属于汽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成形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477968.3的一种电动汽车底盘架,包括前横向梁,控制模块仓架,动力模块仓架,电池及管理模块仓架和后横向梁。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所述电动汽车底盘架整体为T型结构,合理置放相关部件,保持汽车底座平衡,新型材料重量减轻,强度增加,增强了使用性能,节约成本。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汽车在行驶时流速较大,会导致地面上的沙石沿着风力向上扬起,从而磕碰底盘内部电机的底部柔弱处,容易损坏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底盘架,以解决汽车在行驶时流速较大,会导致地面上的沙石沿着风力向上扬起,从而磕碰底盘内部电机的底部柔弱处,容易损坏电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底盘架,其结构包括前车架、转向轴、前驱动器、伸缩护板、副车架、缓冲弹簧、驱动桥、发动机、车盘、转向节臂、车轮,所述车盘整体为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且边角呈半圆弧形状,并通过副车架与驱动桥相连接,所述前车架背面中央固定凹陷嵌入设在车盘表面前端,且表面中央固定设有圆形凹孔,所述转向轴为圆柱体结构,螺纹旋转贯穿前车架侧方切面中央,且左右两端嵌入车轮侧方截面中央,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前驱动器底部切面固定设在车盘顶部截面前方边沿中央,且表面无缝隙贴合在转向轴后方切面中央相互连接,所述伸缩护板底部紧固嵌合在发动机底部下方切面,并与车盘相连接且相互平行为同一水平直线,所述副车架为两侧边长相等平行的矩形结构,通过内部中央的驱动桥与车轮相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罗旋转圆柱体结构贯穿嵌入驱动桥顶部截面侧方边沿,并相互平行垂直夹角呈直角,所述驱动桥贯穿嵌入副车架内部中央过渡连接,并与转向轴长度相等平行,所述车轮内壁截面中央凹孔嵌入与驱动桥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发动机底部固定设在车盘顶部截面后方中央,所述转向节臂设在转向轴顶部侧方边沿与车轮相连接;所述伸缩护板由阻尼器、拉杆、底板、防撞墙、法兰、移动架组成,所述阻尼器嵌入设在移动架内部侧方截面边沿,所述拉杆为两侧边长相等平行的矩形结构,左端嵌入连接在法兰内部中央过渡连接,右端贯穿嵌入底板两侧边沿内部活动连接,所述防撞墙底部固定焊接在底板顶部切面中央,所述法兰侧方截面下方中央焊接在圆柱移动架侧方截面,所述移动架通过法兰与底板相连接且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背面贯穿嵌入与车盘前端紧固连接,且车盘顶部前方中央固定设有前驱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轴左右两端贯穿嵌入车轮内壁截面中央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顶部设在发动机底部切面。
进一步地,所述副车架通过驱动桥与缓冲弹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盘顶部截面设有发动机,并通过前驱动器与前车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节臂设在转向轴顶部与车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跃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跃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5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