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新能源站的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8789.X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6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武亚波;李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泰峰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2 | 分类号: | H02J3/02;H02J7/00;H01M10/42;H01M10/46;H01M10/48;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朱中华;汤财宝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端 光电互补 配电箱 电源 并网 电池组 并网逆变器 输入端连接 供电系统 光伏组件 新能源 钛酸锂电池 供电池组 基站负载 交流负载 稳定运行 直流电流 直流负载 输入端 蓄电 保证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站的供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并网配电箱、光电互补电源、电池组,其中,电池组包括钛酸锂电池;光伏组件的输出端与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和光电互补电源的输入端连接;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端与并网配电箱的输入端连接,并网配电箱的第一输出端与光电互补电源的输入端连接,且并网配电箱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交流负载;光电互补电源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直流负载;光电互补电源将接收到的电能通过其第二输出端输送给电池组,以供电池组蓄电。本公开提高了直流电流的稳定性,保证基站负载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新能源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站的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能。在一些地区如偏远山区、牧区、沙漠地区以及野外作业场合,电网覆盖不到,用电成了大问题。人们在这些场所通常采用燃油发电机等小型发电设备来发电,这种发电设备会消耗汽柴油等化石能源,使用成本高、污染大。相反,利用太阳能这种清洁、普遍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光伏发电设备具有显著优点:不消耗化石能源,无噪声和排放污染,运行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尤其是对基站的供电,以太阳能发电最为环保。
但是,目前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只能向基站提供交流电流或者直流电流,而且所提供的直流电流并不稳定,无法保证基站负载的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站的供电系统,旨在不仅能同时提供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而且提高了直流电流的稳定性,保证基站负载的稳定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站的供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并网配电箱、光电互补电源、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钛酸锂电池;
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和所述光电互补电源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并网配电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并网配电箱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光电互补电源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并网配电箱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交流负载;
所述光电互补电源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直流负载;所述光电互补电源将接收到的电能通过其第二输出端输送给电池组,以供电池组蓄电。
优选地,还包括双向电表所述双向电表的输入端与所述并网配电箱的第三输出端连接,且所述双向电表将接收到的电能通过其输出端输送到电网系统中。
优选地,还包括机箱、电池组、绝缘板、电压输出接口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所述电池组、绝缘板以及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内腔,所述电压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机箱的侧面;
所述钛酸锂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绝缘板;
所述正极端以及负极端分别连接有正极输出导线和负极输出导线,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钛酸锂电池对应的开孔,所述正极输出导线以及所述负极输出导线经所述绝缘板的开孔导出,并与所述电压输出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包括放电控制开关,所述放电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正极输出导线与所述电压输出接口之间,以控制所述电池组的电压输出。
优选地,所述钛酸锂电池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两个钛酸锂电池的正极端与正极端、负极端与负极端分别通过金属片进行并联连接,得到多组并联电池模块;
将各组并联电池模块的负极端与正极端通过所述金属片进行串联连接,得到所述电池组。
优选地,所述正极输出导线经所述正极端安装的绝缘板的开孔导出,所述负极输出导线经所述负极端安装的绝缘板的开孔导出。
优选地,所述电压输出接口包括两个接线柱,其中,一个接线柱与所述正极输出导线连接,另一个接线柱与所述负极输出导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泰峰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泰峰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8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频器专用滤波补偿装置
- 下一篇:低压电抗器自动投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