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电源可控接入的变频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8995.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8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奇电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M7/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系统 分布式电源 整流电路 中央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 可控 散热器 投切开关控制模块 逆变器控制模块 复合投切开关 直流中间电路 储能控制器 中央处理器 采样模块 储能装置 电源模块 检测模块 偏远地区 通信模块 下变频器 逆变器 微电网 孤岛 场景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可控接入的变频器系统,该变频器系统包括MPPT模块、整流电路一、整流电路二、整流电路三、复合投切开关、直流中间电路、逆变器、采样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储能装置、以及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检测模块、储能控制器、投切开关控制模块、逆变器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变频器系统可便捷地控制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充分发挥各分布式电源的特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为偏远地区、孤岛微电网等场景下变频器系统的使用提供了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可控接入的变频器系统。
背景技术
变频器作为一种用于电机控制的有效设备,在现代电机控制中被广泛应用。通常情况下变频器均是直接接入交流电网内,通过整流、逆变等控制,进而控制电机的启停、转速等,而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在很多偏远地区、孤岛微电网建立等特殊场景下,应用变频器进行电机控制的系统很少见。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于进一步消纳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偏远地区、沙漠地带建立孤岛微电网时,也同样是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下形成的。因此,在上述特殊的场景下,有必要设计一套变频器系统,能够控制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合理消纳新能源,并为偏远地区、孤岛微电网场景下的电机控制提供可能。
目前,所应用的变频器技术还没有考虑到分布式电源可控接入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发明人结合自身经验研发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可控接入的变频器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构成以及运行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够对分布式电源接入进行控制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可控接入的变频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可控接入的变频器系统,该变频器系统包括MPPT模块、整流电路一、整流电路二、整流电路三、复合投切开关、直流中间电路、逆变器、采样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储能装置、以及散热器,所述MPPT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整流电路一的输出端、所述整流电路二的输出端、所述整流电路三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复合投切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复合投切开关、所述直流中间电路、所述逆变器顺次连接,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复合投切开关、所述储能装置、所述逆变器。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包括用于处理输入信息并输出控制信息的中央处理器(CPU)、用于接收所述采样模块采样所得的电压以及电流信息的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储能装置控制信息并控制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复合投切开关控制信息并控制所述复合投切开关的投切开关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的逆变器控制信息并控制所述逆变器的逆变器控制模块、用于为所述中央处理器供电的电源模块、以及用于接收上位机发出的无线控制信号的通信模块。
所述逆变器采用T型三电平逆变器。
所述储能装置为压缩空气储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变频器系统可便捷地控制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充分发挥各分布式电源的特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为偏远地区、孤岛微电网等场景下变频器系统的使用提供了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电源可控接入的变频器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央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奇电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奇电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89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