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电式储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9396.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6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云波 |
主分类号: | H02N1/00 | 分类号: | H02N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徐瑞丰;董金国 |
地址: | 0551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装置 静电 放电端 截流板 本实用新型 储电装置 储电器 导电线 静电式 输入端 真空腔 壳体 体内 反复充放电 负极 安全环保 导电连接 电池领域 连接电源 输出连接 储电量 伸入 电量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电式储电器,其属于电池领域,其包括静电转换装置和储电装置;所述静电转换装置的输入端为两个放电端,两个所述放电端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所述静电转换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截流板以及和截流板导电连接且伸出壳体的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作为所述静电转换装置的输出连接储电装置的输入端,所述壳体内为真空腔;两个所述放电端伸入至所述真空腔内,所述截流板的平面对应于两个放电端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电量稳定、储电量大、安全环保且可反复充放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式储电器,其属于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各种电池都是化学方式储电,化学电池中的电解液有很强的腐蚀性,锂金属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危险性极高。而且化学电池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报废后多数不能回收再利用。此外,化学电池一般不能反复充放电、使用期较短,非常不环保。
基于上述特点,化学电池受电解液、电解质、电极材料的约束,储电量有限,市场应用范围也较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电量稳定、储电量大、安全环保且可反复充放电的静电式储电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静电式储电器,其包括静电转换装置和储电装置;所述静电转换装置的输入端为两个放电端,两个所述放电端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所述静电转换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截流板以及和截流板导电连接且伸出壳体的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作为所述静电转换装置的输出连接储电装置的输入端,所述壳体内为真空腔;两个所述放电端伸入至所述真空腔内,所述截流板的平面对应于两个放电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截流板为导电材质的板状物或条状物。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绝缘材质的外壳,或所述壳体与放电端、导电线的接触处为绝缘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储电装置包括储电器壳体、放置在储电器壳体内的储电体和电极线;所述储电器壳体和储电体之间填充有绝缘油;所述电极线依次穿过储电体和绝缘油伸出储电器壳体。在储电器壳体和储电体之间充满绝缘油,以避免储电体放电。
进一步的,所述储电体包括层状的绝缘体和层状的导电体,所述层状的绝缘体和层状的导电体间隔叠加放置,所述电极线贯穿储电体的层状的绝缘体和层状的导电体。将储电体做成层状,一层绝缘体一层导电体,叠加成一个电池组,能够有效增加存储的电量。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线与电极线导电连通。
进一步的,市电电源依次经过调压电路、整流电路输出正负极直流电后连接所述静电转换装置的两个放电端。
进一步的,所述调压电路为包括变压器及其外围电路构成的调高电压的电路,高压下两个放电端相对,一个为正极的放电端上的正极电流击穿真空流向另一个为负极的放电端,从而形成回路,在正、负极之间插入一个截流板后,由于截流板为导电材质,正极流向负极的电流被从中截走,并通过后面的储电装置将电能存储起来,因为正极与截流板无法形成回路,截流板与负极也形不成回路,截流板上得到的电流无法释放,只能经导电线传导到储电装置中存起来。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电路为包括单向二极管、电容构成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储电装置的电极线作为其输出端经放电电路连接用电器。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电路为包括降压电路、变频电路构成的电流输出电路;所述放电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把储电装置中存储的电能,采用逐步降压、变频和缓慢释放的方式提供给用电器使用,保证电量供应平稳、持续、长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球形,更耐大气压,抗压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云波,未经刘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9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