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0584.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5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友;吴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片 空箔区 本实用新型 层叠设置 电池模组 裸电芯 涂层区 电池 隔膜 短路 壳体 焊接 体内 分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裸电芯,裸电芯包括极片A、极片B和隔膜,极片A包括第一空箔区和第一涂层区,单个第一空箔区将第一涂层区分割成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隔膜设置在相邻的极片A和极片B之间,防止极片A和极片B之间短路;至少两个极片A层叠设置,层叠设置的极片A之间通过第一空箔区焊接在一起;相邻两个极片A之间设置有两个极片B,该两个极片B分别位于第一空箔区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难以提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有效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续航里程、动力性能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作为主要动力源的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池模组是单体电池以串并联方式堆叠组合而成。
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通常需要提高模组的成组效率,一般采用轻量化设计实现该目的。然而轻量化设计往往难以兼顾可靠性与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裸电芯,裸电芯包括极片A、极片B和隔膜,
极片A,其包括第一空箔区和第一涂层区,单个第一空箔区将第一涂层区分割成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
隔膜,其设置在相邻的极片A和极片B之间,防止极片A和极片B之间短路;
其中,至少两个极片A层叠设置,层叠设置的极片A之间通过第一空箔区焊接在一起;相邻两个极片A之间设置有两个极片B,该两个极片B分别位于第一空箔区的两侧。
层叠设置的极片A之间通过第一空箔区焊接在一起并与软包电池的第一极耳或者方壳电池的第一极柱电连接;相邻两个极片A之间的两个极片B相互绝缘。
极片A包括箔材和涂覆在箔材上的浆料涂层,浆料涂层涂覆在极片A的箔材上形成第一涂层区;第一空箔区是指极片A上未涂覆浆料涂层的区域。层叠设置的极片A的第一空箔区之间以超声焊的方式焊接在一起,焊接后各第一空箔区之间互相电连接。
位于第一空箔区一侧的各极片B与电池的第二极耳或第二极柱电连接,位于第一空箔区另一侧的各极片B与电池的第三极耳或第三极柱电连接。
极片A和极片B的极性是不相同的,即:极片A为正极片或负极片,极片B为负极片或正极片。
壳体为铝塑膜包装袋或者方形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极片B包括第二空箔区和第二涂层区,第二空箔区和第二涂层区沿极片B的横向或者纵向分布(第二空箔区设置在极片B的外侧)。
极片B的外侧是指极片B的远离第一空箔区的一侧。
极片B包括箔材和涂覆在箔材上的浆料涂层,浆料涂层涂覆在极片B的箔材上形成第二涂层区;第二空箔区是指极片B上未涂覆浆料涂层的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空箔区一侧的各第二空箔区焊接在一起并与电池的第二极耳或第二极柱电连接,位于第一空箔区另一侧的各第二空箔区焊接在一起并与电池的第三极耳或第三极柱电连接。
焊接在一起的第二空箔区相互之间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为方形壳体,壳体包括顶盖、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第三极柱,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第三极柱设置在顶盖上,第一极柱与第一空箔区电连接,第二极柱与第一空箔区一侧的第二空箔区电连接,第三极柱与第一空箔区另一侧的第二空箔区电连接;第一极柱设置在第二极柱和第三极柱之间;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防爆阀,第一极柱和第三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二防爆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隔膜覆盖在第二涂层区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未经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0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TCO或NI片出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易提携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