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浪板尾鳍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3938.1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9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陆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速力复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79 | 分类号: | B63B35/7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陈培琼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槽 尾鳍 滑槽 本实用新型 螺钉 冲浪板 尖刃 底板 碳纤维预浸布 抗冲击性能 产品使用 减压能力 内部安装 热压成型 外壳侧壁 根连接 外侧壁 预成型 正品率 重量轻 穿接 底槽 叠铺 滑出 滑珠 缓冲 螺孔 耐磨 芯材 成型 海浪 抽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浪板尾鳍,包括外壳、内槽、内鳍、底板、滑槽、底槽、螺钉、尖刃、螺孔、滑珠、PET芯和ABS橡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外壳侧壁上设置内槽,内槽内部安装内鳍,并且在内槽外侧壁上设置滑槽,滑槽内部穿接一根连接内鳍的螺钉,使得内鳍能够从内槽内部滑出,从而增加整个尾鳍的长度,由于在内鳍边沿处设置A字型的尖刃,使得内鳍在抽出时尾鳍对海浪的缓冲减压能力更强,能够有效降低前进时水的阻力。外壳和内鳍均以PTE做芯材,一并在模内做碳纤维预浸布和ABS橡胶叠铺预成型后,再经热压成型。产品具有成型快、正品率高,重量轻;ABS橡胶材料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产品使用中的耐磨抗冲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浪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浪板尾鳍。
背景技术
尾鳍是冲浪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类似于鱼类的尾鳍,既能使身体保持稳定,把握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
传统的冲浪板尾鳍制作方法是以玻纤布做铺层,用不饱和树脂注塑热固化而成,其存在产品质量较重和脆性缺陷,耐磨防撞性差,对水流的缓冲作用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冲浪板尾鳍耐磨防撞性以及对水流的缓冲作用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冲浪板尾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浪板尾鳍,包括外壳和内鳍,所述外壳底部连接底板,所述外壳侧壁内部设置内槽,所述内槽内部安装内鳍,所述内鳍侧壁边沿上设置尖刃,且所述内鳍底部安装若干个滑珠,所述内鳍底部外壁上设置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滑槽之间穿接一根螺钉,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连接的位置设置底槽,所述外壳与所述内鳍内部均由PET 芯以及ABS橡胶构成,且所述PET芯位于内部,所述ABS橡胶位于所述PET芯边沿处。
优选的,所述外壳与内鳍均呈鲨鱼尾鳍型结构,且内鳍的规格与内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内鳍通过贯穿滑槽并连接到内鳍底部螺孔上的螺钉与内槽之间呈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鳍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内鳍底部的若干个滑珠呈活动连接,且滑珠嵌入底槽内部,滑珠的滑动方向与底槽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内鳍侧壁边沿处的尖刃呈A字型结构,且尖刃为钝口。
优选的,所述外壳以及内鳍均以PET芯做芯材,且一并在模内做碳纤维预浸布和ABS橡胶叠铺预成型后,再经热压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浪板尾鳍,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该种冲浪板尾鳍,通过在外壳侧壁上设置内槽,内槽内部安装内鳍,并且在内槽外侧壁上设置滑槽,滑槽内部穿接一根连接内鳍的螺钉,使得内鳍能够从内槽内部滑出,从而增加整个尾鳍的长度,由于在内鳍边沿处设置A字型的尖刃,使得内鳍在抽出时尾鳍对海浪的缓冲减压能力更强,能够有效降低前进时水的阻力。
2、该种冲浪板尾鳍,外壳和内鳍均以PET做芯材,一并在模内做碳纤维预浸布和ABS橡胶叠铺预成型后,再经热压成型。产品具有成型快、正品率高,重量轻;ABS橡胶材料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产品使用中的耐磨抗冲击性能。该产品可设计性广泛,碳纤维预浸布与ABS橡胶的应用,使产品内在增强纤维与树脂含量合理,产品具有超高的强度与耐磨性;成型后的表观缺陷少,让后处理工序简单省时,生产效率高,报废率低;在使用上作为冲浪板方向性的核心部件,更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操控效果。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冲浪板尾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速力复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未经速力复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3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