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拱棚育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4530.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0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郑爱军;王凤行;邓永卓;卢东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9/24;A01G9/28;A01G9/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高丽萍 |
地址: | 3000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形支架 秧盘 拱形钢筋 大棚膜 喷灌 育秧装置 拱棚 长度方向间隔 本实用新型 间接连接 所在平面 装置结构 拱形 床水平 规整性 营养土 育秧 床上 基质 节源 罩住 拆卸 省力 搭配 浇水 盛装 垂直 肥料 节水 暴露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拱棚育秧装置,包括秧床、秧盘、拱形支架、喷灌带及大棚膜,秧床水平设置为长方形,秧盘放置在秧床上且秧盘内盛装营养土或商品基质,拱形支架置于秧床上方并罩住秧盘,搭配覆盖于拱形支架外侧的大棚膜形成拱形的育秧空间,拱形支架包括沿秧床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拱形钢筋条且各拱形钢筋条所在平面垂直于秧床长度方向,喷灌带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拱形钢筋条上。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且规整性好,不会破坏大棚膜,并能快速完成喷灌浇水,方便省力,节水节源,还能够避免种子暴露、避免肥料随水流失和脱肥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育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拱棚育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软盘拱棚旱育秧技术的普遍做法是做苗床、摆盘,然后按一定间距插竹竿起拱,覆盖以塑料膜形成拱棚,拱棚外塑料膜用绳子拉紧压实,浇水时采用开口灌水模式,在床面两端的侧面用砖头顶起,开一灌水口,进行漫灌渗透,灌水深度10cm,水自然渗干后再压好灌水口,漫灌过程中如有积水必须及时排干。
上述装置存在明显的几个缺陷:一是竹竿的强度和韧性不适宜,易出现折断、拱形不规整问题,导致棚外薄膜被破坏;二是开口灌水、漫灌渗透的浇水方式,易造成育秧材料(如基质)漂浮、冲走,出现种子暴露问题;三是漫灌水源通过水沟引流,水沟上水漫灌一般需要较大水量,易造成肥料流失,出现脱肥问题;四是使用竹竿起拱以及从水沟上水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育秧成本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拱棚育秧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使用年限长,且规整性好,不会破坏大棚膜,并设置喷灌带,能快速完成喷灌浇水,方便省力,节水节源,还能够避免种子暴露、避免肥料随水流失和脱肥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秧床、秧盘、拱形支架、喷灌带及大棚膜,所述秧床水平设置为长方形,所述秧盘放置在秧床上且秧盘内盛装营养土或商品基质,所述拱形支架置于秧床上方并罩住秧盘,搭配覆盖于拱形支架外侧的大棚膜形成拱形的育秧空间,所述拱形支架包括沿秧床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拱形钢筋条且各拱形钢筋条所在平面垂直于秧床长度方向,所述喷灌带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拱形钢筋条上。
所述秧床多条平行间隔设置,每条秧床均对应设置秧盘、拱形支架、喷灌带及大棚膜,每条秧床长度为20m-25m,宽度为1.3m-1.5m,宽边方向上任意两相邻秧床之间间隔0.5m-0.7m,所述秧床两宽边中点连线处设置靠线。
所述秧盘采用长方形塑料软盘,长度为0.6m-0.8m,宽度为0.3m-0.5m,所述秧盘以自身宽边沿秧床靠线两侧连续摆放在秧床上。
所述拱形支架的各拱形钢筋条的拱顶的垂直投影点位于拱形钢筋条的垂直投影线的中点。
所述各拱形钢筋条所跨距离为1.3m-1.5m,拱顶与底部垂直距离为0.35m-0.50m。
所述拱形支架还包括若干直形钢筋条,所述直形钢筋条与拱形钢筋条焊接连接,各拱形钢筋条间隔0.5m均匀设置。
所述拱形支架的下方,在全部或部分的拱形钢筋条的拱顶依次设置挂钩,所述喷灌带依次穿过挂钩,并由挂钩绑带固定喷灌带。
所述喷灌带规格为直径0.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未经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4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芨种植多层种植架
- 下一篇:一种中草药种植用育苗装置